涼粉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的食品,全國各地都有以涼粉制作的美食,重慶的涼粉更是大名鼎鼎,是四川的名小吃。川北涼粉的做法如下:
材料:沙林綠豆粉、水 做法:
把綠豆粉和水按1:6的比例調(diào)開。 放到中火上加熱,并不停地攪拌,直到變成著哩狀,攪拌起來比較費勁,便可以拿下來了。 將攪拌好的綠豆粉放涼,再放進冰箱里冷藏。 待涼粉凝結(jié)好后,拿出來扣在菜板上,就可以切了。 用菜油和紅辣椒制成辣椒油,配以豆、醬、花椒粉、大蒜泥、小蔥、芝麻、花生、香菜、醬油、醋、味精等制成調(diào)料淋入切好的涼粉中即可食用。
川北涼粉的制作方法如下:
主料:豌豆 配料:辣椒、花椒、生姜、蔥葉、冰糖等摻合制作的紅油,以及有精選大蒜搗制的蒜泥。 制作方法:
用清水將豌豆浸泡6—8小時左右,直到泡漲為止; 對泡漲的豌豆進行水磨(即在磨的時候加適量的水); 豌豆全部磨完后,用豆包布過濾。第一遍過濾出的是原汁漿,濃度大,用容器裝好單獨放在一邊。第二遍、第三遍再加清水過濾,目的是將大部分的淀粉濾出,經(jīng)3小時左右,去掉上面的清水,取出沉淀在下面的油粉和淀粉; 將第一遍濾出的原汁漿倒入鍋內(nèi),一邊加溫一邊用木質(zhì)小搟面杖不斷的進行攪動,待燒沸后,再將第二、第三遍過濾出的油粉和淀粉(濃度約60%)緩緩加入鍋內(nèi),一邊加一邊不停地朝一個方向攪動,使之和先下鍋的原汁混為一體,并繼續(xù)用小火煮10分鐘即可起鍋; 將做好的成糊狀的熱粉倒入陶瓷器皿中進行冷卻(不用木制器皿)。 將冷卻后的涼粉,切成約8厘米長,0.8厘米寬(厚)條狀,裝入碗內(nèi),加入精鹽、蔥花和紅辣椒油即可食用。根據(jù)各自的愛好,也可加適量的香油、大蒜和醬油。
補充
在四川,涼粉有黃涼粉、白涼粉等很多種類,下面介紹黃涼粉、白涼粉的制作方法:
黃涼粉(豌豆涼粉):
材料:豌豆涼粉 調(diào)料:豆豉醬、蔥、蒜、醬油、香油、鹽、醋、花椒面、辣椒油、味精、糖。 制作方法:
將涼粉切成細(xì)條碼在碗內(nèi); 將所有調(diào)料以口味放入涼粉中,拌勻即可食用。
白涼粉:
材料:綠豆涼粉 調(diào)料:蔥、蒜、醬油、香油、醋、花椒面、辣椒油、味精、糖、花生碎。其中糖和醋的用量要比黃涼粉多。 做法:
將制作好的大塊的綠豆涼粉用特制的工具刨成細(xì)絲,放入碗中; 將所有調(diào)料按照個人的口味放入碗中,拌勻即可。
調(diào)料中豆豉醬的制作方法:
材料:黑豆豉100克、郫縣豆瓣醬50克、菜油50克、姜末5克、白糖10克、味精少量、水淀粉5克 做法:
將黑豆豉和郫縣豆瓣分別剁碎; 鍋燒熱放油,將郫縣豆瓣放入炒香; 放入黑豆豉和姜末炒香; 加入糖、味精調(diào)味,用水淀粉勾芡即可,晾涼后即可作為涼粉調(diào)料。
訣竅加入的油粉、淀粉要適量,太多吃起來有僵硬感,加少了,就可能像干稀粥一樣,不成形。是否適量,可把攪動的搟面杖舉起來看能否形成片狀。 青瓜和胡蘿卜切絲后,浸于水中十分鐘可令其更爽脆。 涼粉汁是用陳醋和生抽按2:1的比例加上蒜茸、高湯調(diào)制而成。 涼粉醬則用宜賓芽菜、老干媽和辣椒攪拌制成。 注意涼粉由淀粉制作而成,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質(zhì)等營養(yǎng)成分,但不易消化,故不可多食。 服用補藥和中藥白術(shù)、丹皮時,不宜服用香菜,以免降低補藥的療效;同時吃豬肉不可加香菜,否則助熱生痰。 相關(guān)視頻酷六視頻:中國八大菜系川菜 川北涼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