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公關(guān)禮儀的目的和作用
公關(guān)禮儀的根本目的就是樹立和塑造組織形象。在實現(xiàn)其目的過程中,把個人形象和組織形象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把個人形象作為組織形象的基礎(chǔ)。
公關(guān)禮儀可以調(diào)適人際關(guān)系,,使之趨于和諧,從而有助于公關(guān)目的的實現(xiàn)。劉備“三顧茅廬"的故事,婦孺皆知。劉備第一次登門請見諸葛亮,雖有關(guān)羽和張飛陪同,但仍自己下馬親叩柴門,以示誠心和敬意。第二次拜會時,“離茅廬半里之外,玄德便下馬步行”,還是沒有見到諸葛亮。張飛大動肝火,認為劉備乃是漢室后裔,一代雄主,諸葛亮僅是一介草民,竟如此不給面子,想用“一條麻繩縛將來”。如果這樣,諸葛亮就不可能輔佐劉備雄踞一方。劉備嚴厲批評了張飛,留下情真意切、謙恭得體的便條一張:“備久慕高名,兩次晉揭,不遇空回,惆悵何似。雖有匡濟之誠,實乏腈綸之策。仰望先生仁慈忠義,概然展呂望之大才,施子房之鴻略,天下幸甚!社稷幸甚!先此布達,再容拜齋戒薰沐,特拜尊顏,面傾鄙悃。統(tǒng)希鑒原。"諸葛亮看后,心生好感,意欲相見。所以,第三次,劉備就見到了諸葛亮。當時諸葛亮正在睡覺,劉備有禮貌地拱立階下,等他醒來。當諸葛亮的童子要想叫他時,劉備卻輕聲勸阻:“且勿驚動。”結(jié)果又站了一個時辰,諸葛亮才醒來。諸葛亮終于被感動。‘劉備在諸葛亮的輔佐下,終成三國鼎立之霸業(yè)。
公關(guān)禮儀有助于組織形象的塑造。在當代社會中,公眾對組織的選擇面和機會有很大的余地。公眾選擇該組織而不選擇其它組織的原因很多,但組織成員的公關(guān)禮儀對公眾的影響也是其中一重要方面。
美國卡耐基的一個朋友武頓,有一次在一個百貨公司買了一外套,外套染黑了襯衣的領(lǐng)子。他拿著外套到百貨公司找專柜店員,想把這個情形告訴她,但是還沒說完就被小姐打斷了。小姐不耐煩地說:“這種外套我們已賣出來好幾千件,還第一次聽到像你這樣的抱怨。”她的意思就是:“你分明是在撒謊,想找麻煩。”就在這時候,另一個店員出來了,她說:“黑色外套剛開始時總是有一點掉色,這種價格的外套,你還想要求它有多高的品質(zhì)?”她的意思可能是:“沒錢就不要充大。”
武頓足受理兩次刻薄后,萬分憤怒地沖進經(jīng)理室。而經(jīng)理安靜地聽他說完整件事的來龍去脈。并且責備店員沒有站在武頓的立場,說公司不應該賣出這種無法使消費者滿意的東西。最后,簡單地問了句:“你希望我怎么處理這件外套?我一定會遵照你的意思。”武頓消了氣,平了心,他只是和善地說:“我只是希望知道這個現(xiàn)象是否暫時的?有沒有什么方法可以補救?”經(jīng)理回答說:“請再試一個禮拜,如果還不滿意,我會補償你一件新的。真是不好意思,給你這么多麻煩。”武頓愉快地走出這家商店,外套也在六天之后不再褪色。于是武頓又恢復了對那家百貨公司的信心。這位經(jīng)理的公關(guān)禮儀的使用成功地化解了矛盾,和諧了公司和武頓的關(guān)系,表現(xiàn)在經(jīng)理對武頓敘述的禮貌傾聽,對顧客的真誠和關(guān)心。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