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歷史沿革:
下淡水溪鐵橋位於-鐵路管理局屏東線九曲堂至六塊厝車站間,俗稱高屏舊鐵橋。由日籍工程師飯?zhí)镓S二設(shè)計興建,於1914年正式啟用,-總督府為加速來自高雄港的人員及-物資的運輸、運送屏東平原砂糖成品,以及開發(fā)平原上豐富的物產(chǎn)而開始鐵橋的興建。
由於高屏溪河面寬敞、溪流湍急,工程技術(shù)難以突破,但阿猴城(今屏東市)的人口及商業(yè)貿(mào)易繁榮,加上阿猴制糖工場(即臺糖屏東總廠)的規(guī)模和產(chǎn)糖噸量可觀,因此促使總督府極力興建。在-總督府技師飯?zhí)镓S二的主持規(guī)劃下,工程歷時約三年,於1913年(大正2年)底竣工,期間總共花費當時日幣一百三十余萬。1913年12月20日阿猴、九曲堂間開通列車;隔年(1914年)2月15日打狗(今高雄市)與阿猴間正式通車,并由當時-總督佐久間左馬太蒞臨主持儀式
建筑特色:
下淡水溪鐵其主要結(jié)構(gòu)以鋼桁架橋為主,由二十三座磚石混砌的橋墩分隔二十四到橋孔,橋孔以鋼桁架單元組構(gòu)而成。鋼桁架高度15.1公尺,跨距-.3公尺,采簡支對稱式山型鋼構(gòu)架型式。兩側(cè)橋面臺寬7.55公尺,高約4.5公尺,橋臺由混擬土澆置,外皮再圍護清水磚,轉(zhuǎn)角處以花崗石收邊。橋墩體呈橢圓形以破水路,橋身分三層由下往上逐層內(nèi)縮。下層總長約9.9公尺,寬5.2公尺;中層長8.7公尺,寬4.03公尺,高4公尺;上層長7.55公尺,寬2.83公尺,高3公尺。橋身構(gòu)造亦采混擬土澆置,下層及中層皆以花崗石材圍護橋墩面,上層則以清水紅磚為主,花崗石收編為輔。目前舊鐵橋之鋼桁架,皆非原材,現(xiàn)今仍能於鋼架上見到鋁版寫著「-鐵路局鋼梁場制造」,并注明為-五十三年(西元19-年)的字樣,主要原因乃受-五十一年(西元1962年)風災損毀重建。不過當年的改建只抽換銹蝕的鋼梁,整座橋仍不失原來風格。
新的高屏雙線鐵橋在-七十六年(西元1987年)四月竣工,六月十七日切換單線,二十日雙線銓切,舊高屏溪鐵橋正式功成身退。
參考資料 .kfut.edu/cultural/rail.-tm 高鳳技術(shù)學院.文化采風-/wiki/%E9%98%BF%E7%8C%B4%E5%9F%8E%E9%96%80 -
下一篇:三義木雕博物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祭祀公業(yè)張琯溪公宗祠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