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假如他生活在金庸小說中,喬布斯自小沒見過親生父母,被平凡的養(yǎng)父母一手帶大。喬布斯少年成名,在武林中打出莫大的名頭,北喬布斯南比爾蓋茨,技壓群雄。隨后在世人矚目中,眾叛親離,喝過斷交酒,大戰(zhàn)聚賢莊,含恨隱去……再然后,王者歸來,威名更盛。最終,盛年之時,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他的名字是——喬幫主!
假如喬布斯生活中國,軌跡一:由于沒有父母,落不下戶口,一直是黑戶,上不了幼兒園,又入不了小學;好容易上學了,攤上文化大革命,上山下鄉(xiāng);好容易想做點生意了,被割資本主義尾巴,掛牌子游街;好容易想做計算機硬件了,中國還不通網(wǎng)絡,賣不出去;終于中國能通互聯(lián)網(wǎng)了,結果計算機硬件生產(chǎn)門檻太高,拿不到牌照……
軌跡二:喬布斯順利的通過了小學、初中、高中、大學考試,最后出國到美國留學,然后留在硅谷,創(chuàng)下了蘋果帝國,被稱之為 喬幫主 。
答案 2:
歷史上的蘋果公司成立于1976年愚人節(jié),誕生地是一間-,倘在中國,這樣的“注冊場所”能否獲批便是個疑問,即便批了,供應商、客戶、管理部門甚至顧客,看見這樣一家“公司”,怕也最多能接受布圍裙或蛤蜊油一類的產(chǎn)品從這里出品,微電腦之類“高級貨色”倘是從這“街道工廠”誕生,怕早被當成山寨貨了。
歷史上的“蘋果之父”并非喬布斯,而是斯蒂夫.沃茲尼亞克;讓蘋果和喬布斯雙雙鳳凰涅槃的iPod,原創(chuàng)者也非喬布斯,而是特立獨行的發(fā)明狂人兼音樂發(fā)燒友托尼.菲德爾,倘若在中國,喬布斯之于沃茲尼亞克,怕是會被扣上“貪天功為己功”、“背叛者”的頭銜,而他對菲德爾的銀彈攻勢和最終“消化”,弄不好會被扣上“不擇手段”、“巧取豪奪”的帽子,不僅如此,一度被踢出蘋果的喬布斯,在中國的環(huán)境里弄不好會“好馬不吃回頭草”,蘋果也很可能拉不下面子去主動拉回“離家浪子”,至于菲德爾,則很可能會“寧為雞口不為牛后”拒絕取消自己的“字號”,從而讓蘋果的復興成為虛化,而沒有了iPod3年銷售4200萬臺的驚人記錄,此后iP-one、iPad等滾雪球般的“蘋果神話”又如何誕生?
歷史上的喬布斯起步艱難,公司既沒有錢,也沒有貨,甚至沒有原料,只有一個在當時還沒有同類產(chǎn)品的奇怪設計構思,倘在中國,這樣的“三無產(chǎn)品”恐怕既弄不到貸款和政府資助,也不會有投資者正眼相看,第一枚蘋果怕是不等成熟墜地,便會因“營養(yǎng)-”、“奶水不足”早早夭折,甚至胎死腹中。
如果是在中國,不是電腦達人卻是不折不扣的技術狂、沒有過硬-卻好為人師的喬布斯能否“上崗”,“下崗”后能否“再上崗”,實屬未知數(shù),即便成功上位,會不會就此被定位為“行政管理人員”,從而官僚化、庶務化,被-任務、行政管理和各種雞零狗雜的瑣事弄到筋疲力盡,誰也不好說;精于營銷學卻不善處人際關系,能打動市場卻常與自己設計團隊水火不容的他,能不能在復雜的“社會學”大熔爐中熬下來,著實難以預估,即便熬下來了,早已被磨去棱角的他,還能是那個引領時尚潮流、敏銳把握商機的喬布斯么?
喬布斯最大的成功之處,是“總做別人還沒做卻一定會做的事”,從微電腦到筆記本再到“3i”,他總是領先一步開拓一片新天地,占據(jù)100%的市場,并想方設法控制盡可能多的技術制高點,這樣即便他人跟進、效仿,一方面他已賺得盆滿缽滿,可以轉進另一片新天地“吃獨食”,另一方面,跟進者、效仿者還會不時踏響名為“專利”的地雷陣,從而在很長時間內變相為喬布斯和蘋果打工。如果他是在凡事“歸類”的中國,動輒“全新”、“開拓”,怕不被當瘋子就被當騙子,能不能找到市場的立足點尚且難說,更不用說大展拳腳;如果他是在“山寨”盛行、知識產(chǎn)權保護體系不完善的中國,那些“專利地雷”只怕沒炸到仿冒者,反把他和他的蘋果炸得尸骨無存。
然而在美國,這一切都沒有發(fā)生:-創(chuàng)業(yè)?沒什么,從蓋茨到楊致遠,從迪斯尼到惠普,這些如今響當當?shù)拿?,都是在一間間大同小異的-里呱呱墜地的。如今正在硅谷“孵化”的眾多潛力之星,有些起步之初連-也用不上;兼并、跳槽和吃回頭草?這同樣沒有什么,從槍械大師-到硅谷的無數(shù)創(chuàng)業(yè)達人,他們的創(chuàng)業(yè)歷程都經(jīng)歷過數(shù)不清的炒與被炒、跳槽與被跳槽,兼并與被兼并,這本是現(xiàn)代商業(yè)社會的常態(tài),也是科技成果高效轉化和人盡其用、物盡其用的必要前提;創(chuàng)業(yè)之初缺乏資金?同樣沒問題,不但政府從政策上鼓勵、扶持創(chuàng)業(yè),各種商業(yè)性、公益性的風投、天使基金,也會隨時為有前途和潛力的起步者提供寶貴的創(chuàng)始資金;沒有-和資歷?就更沒什么了,設計出M-16步槍的斯通納是個沒上過大學的工人,飛機發(fā)明家萊特兄弟一個是搞印-的,一個是賣自行車的,就算這些沒聽說,總該聽說過比爾.蓋茨吧?至于競爭機制、知識產(chǎn)權保護體系、法治和公-識、鼓勵個人突出的社會道德環(huán)境,以及良好的科學教育普及程度和“人人都能鼓搗幾下機械和電”的全民動手能力,這些或為人熟知、或不被人注意的細節(jié),同樣是孕育“喬布斯蘋果”的肥沃土壤。
兩相比較便一目了然:我個人認為中國所真正缺乏的,并非喬布斯這樣的人才“毛坯”,而是讓喬布斯成為喬布斯、讓蘋果成為蘋果的肥沃土壤。十年樹木,百年樹人,后起的中國,出現(xiàn)喬布斯和蘋果需要更多的時間和耐心,這人人都可理解,但倘不從土壤和根基抓起,而是好高騖遠、好大喜功、舍本逐末,則恐將做更多無用功,走更多彎路。
下一篇:當代倫理為何失范?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科學和神學是相悖的嗎?怎樣理解“現(xiàn)代科學以其堅定的腳步越來越近走到神學的門口”?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