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澎湖群島位居臺灣、廈門之間,是兩地船只往來必經(jīng)之據(jù)點,而船只大多從西嶼外垵海域進入澎湖,澎湖最危險海域之一的「西流」,就位於外垵村外圍,因為由南往北的潮流兇猛險惡,導致海難頻傳。1778年(乾隆43年),臺灣府知府於漁翁島外垵高地上興建石塔,塔高7層,塔身由花崗石砌成,夜間塔頂以鐵鍋盛油、棉紗燈蕊點火,藉此照明,以保行舟之安全。後因風災,加上石塔老舊,遂將原塔燈拆除,另建新式燈塔,在1875年(光緒元年)完工,此即今日所見的漁翁島燈塔。
最早燈塔裝有四等旋轉透鏡,使用雙蕊煤油燈,每30秒閃白光二次,現(xiàn)將光源改為交流電,燭光數(shù)為80萬燭光,光照距離20.5里,塔高離水面60.7公尺。燈塔於戰(zhàn)後歸財政部關稅總局管轄,因有其歷史與建筑保存的重要性,於1987年4月由內(nèi)政部公告為國家二級古蹟。位於軍事管制區(qū)的燈塔早期并不開放,後因民意所趨,於1992年元月正式對外開放,從此成為澎湖的重要觀光景點。
下一篇:“靠近神”是什么意思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梧棲觀光漁港海鮮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