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耳目一新」。見「耳目一新」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耳目一新」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段簳硪涣牢淦咄趿袀鳎幽贤蹶住?i>1>鑒,字紹達(dá)。少有父風(fēng),頗覽書傳。沉重少言,寬和好士。拜通直散騎常侍,尋加冠軍將軍,守河南尹。車駕南伐,以鑒為平南將軍,還,除左衛(wèi)將軍,出為征虜將軍、齊州刺史。時革變之始,-惟新,鑒2>上遵高祖3>之旨,下采齊4>之舊風(fēng),軌制粲然5>,皆合規(guī)矩。高祖覽其所上,嗟美者久之,顧謂侍臣曰:「諸州刺史6>皆能如此,變風(fēng)易俗7>,更有何難?」下詔褒美8>,班9>之天下,一如鑒所上。齊人愛詠,咸曰耳目更新。高祖崩後,和罷沙門歸俗,棄其妻子,納一寡婦曹氏為妻。曹氏年齒已長,攜男女五人隨鑒至歷城,干亂政事。和與曹及五子七處受納,鑒皆順其意,言無不從。於是獄以賄成,取受狼籍,齊人苦之,鑒治名大損。
〔注解〕(1)典故或見於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記〉。(2)鑒:元鑒,字紹達(dá),北魏宗室,鮮卑族,生卒年不詳。頗覽書傳,沉重少言,寬和好士。任齊州刺史時,采齊舊風(fēng),軌制合於規(guī)矩,帝下詔褒之。(3)高祖:拓跋宏(西元467~499),又名元宏,北魏孝文皇帝,鮮卑族。改革吏治,并-洛陽,改鮮卑姓氏為漢姓,禁胡服、胡語,設(shè)學(xué)校,致力於漢化。廟號高祖。(4)齊:齊州,地約今山東省境內(nèi)。(5)粲然:形容鮮明、清楚。(6)刺史:職官名。古代司地方糾察的官,後沿稱地方長官,清時為知州的尊稱。(7)變風(fēng)易俗:改變舊風(fēng)俗。見「移風(fēng)易俗」。(8)褒美:獎勵、贊美。褒,音ㄅㄠ。(9)班:頒布。
〔參考資料〕唐.白居易〈修香山寺記〉(據(jù)《全唐文.卷六七六.白居易》引)洛都四野,山水之勝,龍門首焉。龍門十寺,觀游之勝,香山首焉。香山之壞久矣。樓亭騫崩,佛僧暴露。士君子惜之,予亦惜之;佛弟子恥之,子亦恥之。頃予為庶子、賓客,分司東都,時性好閑游,靈跡勝,靡不周覽。每至茲寺,慨然有葺完之愿焉?!仓难a(bǔ)缺,壘隤覆漏,圬墁之功必精,赭堊之飾必良。雖一日必葺,越三月而就。譬如長者壞宅,郁為導(dǎo)師化城。於是龕像無燥濕陊泐之危,寺僧有經(jīng)行宴坐之安,游者得息肩,觀者得寓目。關(guān)塞之氣色,龍?zhí)吨跋?,香山之泉石,石樓之風(fēng)月,與往來者耳目一時而新。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耳目一新」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耳目一新」原作「耳目更新」。據(jù)《魏書.卷一六.道武七王列傳.河南王曜》記載,元鑒擔(dān)任齊州刺史時,正值朝廷厲行革新改變初期,各種法制才開始施行。元鑒遵循高祖的旨意,并兼采齊地舊有的習(xí)俗,使法則制度規(guī)范清楚,且合於禮法。高祖欣賞元鑒的作法,對身邊的侍臣說:「每州的刺史都能像元鑒這麼做,改變舊風(fēng)俗有什麼難的?」於是下詔書褒揚(yáng)贊美元鑒,并且將元鑒的作法頒布天下。齊地的人都愛談?wù)摯耸?,都說所見所聞都變得新奇、清新。後來「耳目一新」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用來形容所見所聞都有一種新奇、清新的感覺。如唐代白居易〈修香山寺記〉中「與往來者耳目一時而新」句,是說因為重修香山寺,使得香山寺的景象看起來耳目一新。
Er Mu Geng Xin
下一篇:妄動輕為的意思 妄動輕為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事未成的意思 一事未成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