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急救的原則
分類: 應急自救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fā)布 : 11-24
閱讀 :251
骨折的急救是在骨折發(fā)生后的即時處理,包括檢查診斷和必要的臨時措施。骨折的急救很重要,處理不當能加重損傷,增加病人的痛苦,甚至形成殘廢影響生命。那么骨折后急救的原則有哪些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一下吧! 搶救生命嚴重創(chuàng)傷現(xiàn)場急救的首要原則是搶救生命。嚴重或多發(fā)骨折及合并有其他創(chuàng)傷病人更易休克,要注意預防,更要早發(fā)現(xiàn),早處理。如發(fā)現(xiàn)傷員心跳、呼吸已經停止或瀕于停止,應立即進行胸外心臟按壓和人工呼吸;昏迷病人應保持其呼吸道通暢,及時清除其口咽部異物;病人有意識障礙者可針刺其人中、百會等穴位;開放性骨折傷員傷口處可有大量出血,一般可用敷料加壓包扎止血。嚴重出血者若使用止血帶止血,一定要記錄開始使用止血帶的時間,每隔30分鐘應放松1次(每次30至60秒鐘),以防肢體缺血壞死。如遇以上有生命危險的骨折病人,應快速運往醫(yī)院救治。傷口處理開放性傷口的處理除應及時恰當?shù)刂寡?,還應立即封閉傷口。最好用清潔、干凈的布片、衣物覆蓋傷口,再用布帶包扎;包扎時,不宜過緊,也不宜過松,以防傷口繼續(xù)被污染。傷口表面的異物要取掉,如遇骨折端外露,注意不要嘗試將骨折端放回原處,應繼續(xù)保持外露,以免將細菌帶入傷口深部引起深部感染。有條件者最好用高錳酸鉀等消毒液沖洗傷口后再包扎、固定。如將骨折端或脫位的關節(jié)復位了,應給予注明,并在送醫(yī)院時向醫(yī)生交待清楚。簡單固定現(xiàn)場急救時及時正確地固定斷肢,可減少傷員的疼痛及周圍組織繼續(xù)損傷,同時也便于傷員的搬運和轉送。但急救時的固定是暫時的。因此,應力求簡單而有效,不要求對骨折準確復位;開放性骨折有骨端外露者更不宜復位,而應原位固定。急救現(xiàn)場可就地取材,如木棍、板條、樹枝、手杖或硬紙板等都可作為固定器材,其長短以固定住骨折處上下兩個關節(jié)為準。如找不到固定的硬物,也可用布帶直接將傷肢綁在身上。下面介紹幾種骨折肢體臨時固定方法:1、上肢骨折主要用夾板固定,用三角巾懸吊,并將傷肢用繃帶固定在胸壁上;2、下肢骨折主要用半環(huán)托馬斯架固定或綁在健腿上,膝以下骨折固定在小夾板上;3、疑有脊柱及骨盆骨折損傷時,應盡量避免骨折處有移動,以免引起或加重損傷。在搬動時,最好3人站在同側,用手平平托起,再平放于木板上,以防脊柱扭曲造成截癱;4、無論病人是仰臥或俯臥,盡量不變動原來位置將四肢理直,準備好硬板擔架后,由兩人輕輕將病人滾翻到木板上仰臥,用寬布帶捆在擔架上;5、如骨折位于頸部,則一人必須把住下頦和枕部略加牽引。滾翻時脊柱應保持中立位。腰或頸下墊一小布卷則更好。必要止痛嚴重外傷后,強烈的疼痛刺激可引起休克,因此應給予必要的止痛藥。如口服止痛片,也可注射止痛劑,如嗎啡10毫克或杜冷丁50毫克。但有腦、胸部損傷者不可注射嗎啡,以免抑制呼吸中樞。安全轉運經以上現(xiàn)場救護后,應將傷員迅速、安全地轉運到醫(yī)院救治。轉運途中要注意動作輕穩(wěn),防止震動和碰壞傷肢,以減少傷員的疼痛;注意其保暖和適當?shù)幕顒?。注意事項受傷后貿然接受推拿、按摩,很可能使本來沒有錯位的骨折發(fā)生錯位,造成二次損傷。因此,一旦發(fā)生骨折,應盡早到正規(guī)醫(yī)院就診,以免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另外,很多人喜歡用熱毛巾對傷處進行熱敷。其實這樣只會使血管的損傷或腫脹加劇,對后期的處理和恢復都是不利的。為了止痛,在24小時內可以進行冷敷,千萬不要熱敷。骨折后飲食:骨折后要想使傷骨盡早愈合,首先必須在飲食上保證斷骨生長所必須的營養(yǎng)物質。不過,在骨折后的不同階段,對飲食的要求可是不一樣的。骨折早期(傷后1~2周)飲食應以清淡開胃、易消化、易吸收的食物為主。如蔬菜、蛋類、豆制品、水果、魚湯、瘦肉等。制作以清蒸燉熬為主,避免煎炸炒燴。民間常用的黃豆骨頭湯較肥膩,所含脂肪較多,不易消化吸收,此階段最好不要食用。此外,臥床患者易發(fā)生尿路感染,宜適當多飲水利尿。食療方法:可用三七、當歸各10克,肉鴿1只。共燉熟爛,湯肉并進。每日1次,連續(xù)7~10天。中期(傷后2~4周)此階段患者食欲及胃腸功能均有所恢復。飲食上應從清淡轉為適當?shù)母郀I養(yǎng)補充,以滿足骨骼生長的需要。可在初期的食譜上加上骨頭湯、田七煲雞、魚類、蛋類以及動物肝臟等食物。適當多吃一些青椒、西紅柿、莧菜、蘿卜等維生素C含量豐富的蔬菜,以促進骨痂生長和傷口愈合。食療方法:可用當歸、續(xù)斷各10克,骨碎補15克,新鮮豬排或牛排骨250克。燉煮1小時以上。湯肉共進,連用2周。后期(傷后5周以上)飲食上無禁忌,可食用各種高營養(yǎng)食物及富含鈣、磷、鐵等礦物質的食物。此期食譜可再配以老母雞湯、豬腎湯、羊腎湯、鹿筋湯、魚湯等。食療方法:可用枸杞子、續(xù)斷各10克,骨碎補15克,薏苡仁50克,將骨碎補與續(xù)斷先煎15~20分鐘去渣,再加入枸杞和薏苡仁煮粥進食。每日1次,7天為1療程。每1療程間隔3~5天,可用3~4個療程。此外,不能忘記的是,鈣是構成骨骼的主要物質之一,患者在康復全過程中都必須積極補鈣,并同時補充維生素D及鋅、鐵、錳等微量元素。以上就是對骨折后急救的原則的介紹,如果你對常見的骨折固定方法有哪些等有關常見急救方法方面的知識還有疑問,請繼續(xù)關注骨折固定方法安全常識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