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科名:薔薇科(Rosaceae)梅屬(Prunus)
別名:白桃、毛桃
桃樹原產(chǎn)於中國西北地區(qū),主要生長在海拔較高、日照長且光照強的環(huán)境,而-的桃樹約在清康熙時,自福建、廣東引進種植的,多種植於臺北士林和新竹新埔,真正做經(jīng)濟栽培為日治時期,主要的產(chǎn)地為臺中、桃園、南投和新竹等地。
桃樹生長強,對土壤、氣候適應(yīng)性強,僅對光照-,故大力推廣,特別是-48年中部橫貫公路開辟完成之後,便由-引進溫帶地區(qū)的水-品種種植。
桃的品種很多,依果肉的質(zhì)地可分硬質(zhì)與溶質(zhì),其中水-的果肉即是溶質(zhì),其品種依冬季休眠低溫需求量在250小時以下的「低需冷量」型,和需800~1000小時的「高需冷量」型,即平地和高山種。低需冷量栽培種有:
1. 臺農(nóng)甜蜜:果肉白色,酸度低,果重50~190公克,為平地水-的主要栽培種之一。
2. 春蜜:為臺農(nóng)甜蜜和佛州美女雜交種,果肉白色,低酸,果大,重約68~213公克,果核為紫紅色,主要以臺中新社和東勢為產(chǎn)地。
高需冷量栽培種是自-、美國引進的溫帶地區(qū)的水-,栽植在海拔1500~2500公尺,主要產(chǎn)地為臺中梨山地區(qū)、桃園復興鄉(xiāng)和臺中仁愛。長見的栽培品種有:
1. 大和早生:多種於武陵農(nóng)場,約七月上旬收獲,果中型,重約200~250公克,果皮為乳白色,果頂具淡紅色暈,果肉白色、細致、多汁、甜度高。
2. 松森早生:多種於武陵農(nóng)場,七月上旬可收獲,果中型,重約150~200公克,果皮初為白色,成熟後為鮮紅色,果肉白色,甜度適中,低酸。
3. 倉方早生:七月上旬采收,果中型,重約200~250公克,果皮底色為綠白色,果肉乳白色,纖維少,汁多。
4. 白鳳:七月中旬彩收,果中型,重約150~200公克,果皮白色,具鮮紅色條紋,果肉白色、細致、纖維少、甜度高、具香氣。
5. 大久保:七月中旬采收,果大型,重約250~280公克,果皮乳白色,果肉乳白色,質(zhì)較粗,甜度適中,耐貯運。
6. 中津白桃:七月下旬采收,果大型,重約250~300公克,果為圓形或短橢圓形,果頂部淺凹,有嘴狀突起,果皮乳白色,稍厚,果頂具紅暈,果肉白色,纖維中等、汁多、甜味高、香氣濃。
7. 白桃:七月下旬至八月上旬采收,果中型,重約200~250公克,果皮乳白色,果頂為淡紅色,果肉白色至淡-,纖維少,汁多,果核四周為紅色。
另外還有淺間白桃、紅鳳、入江白鳳、武井早生白鳳、清水早生、紅清水、大玉白鳳、清水白桃、瀨戶內(nèi)白桃、Akatsuki和Yuzzora等品種。選購水-時,以果實已屆成熟,果頰圓碩飽滿,縫合線兩邊果肉平整對稱,且具有彈性,表面無蟲傷、擦傷、壓傷以及裂果者?!?
中文關(guān)鍵字:桃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