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建筑名稱:澎湖郵便局
建筑等級:歷史建筑
建立年代:日大正十三年(西元1924年)
公告日期:-九十一年(西元2002年)十二月十六日
建筑位址:澎湖縣馬公市中山路75號之1
權(quán)屬:公有
壹、歷史沿革
澎湖郵政業(yè)務,設立於明治二十八年(西元-5年)三月二十七日,日軍開設混合第一-郵便局為始,同年四月一日開辦匯兌業(yè)務,五月二十一日兼辦儲金業(yè)務,七月二十日撤軍時,同時撤銷郵便局。同年十一月二十五日再設立日軍十六-郵便局,明治四十三年(西元1910年)四月一日,原日軍十六-郵便局改設為澎湖二等郵便局,後將前清時期設立的電報局合并於郵便局內(nèi),稱「澎湖二等郵便電信局」。後因業(yè)務需要,遷至澎湖廳西側(cè),銅山館舊址,成立郵便辦公處。
明治四十年(西元1907年)執(zhí)行媽宮港擴建計畫,首先拆除即敘門(小南門)到迎薰門(南門)的城垣材料筑港,郵便局因此遷移至海岸通與棧橋通交叉口處(今中山路七十五號),興建新郵便局辦公廳。昭和十六年(西元1941年)郵電分辦後,改稱「澎湖郵便普通局」。
光復後,-三十五年(西元1946年)與電信局合并營業(yè),稱為澎湖郵電局。-三十八年(西元1949年)郵政與電信業(yè)務各自獨立,名稱改為澎湖郵局,專營郵政業(yè)務并與電信局仍同於原址辦公。-六十一年(西元1972年)六月郵局遷入新辦公大樓,原址仍留給電信局使用。
貳、建筑特色
澎湖郵便辦公廳建於大正十三年(西元1924年),在澎湖通信資訊史上具有歷史價值,且具有建筑史上之意義。建筑時期適逢「歐風建筑」盛行,所以郵便局建筑物采用「和洋混合風」的設計。建物平面采L型設計,大門入口位於L型轉(zhuǎn)角處。屋頂構(gòu)造采用「二披頂」設計,大門入口處屋頂采「切角頂」設計,并舖水泥制日式文化瓦,屋頂外觀形式就像一頂-幕府將軍頭盔。窗戶采用「方形窗」設計,墻壁為石造承重墻,外墻使用「水泥砂漿打毛」,墻面基座部份粉-成仿「方石砌」構(gòu)造。-地板原采用木質(zhì)地板,光復後改為摩石子地坪。今郵便局建筑物雖已將近九十年,但是除了建筑物南側(cè),屬澎湖郵局產(chǎn)權(quán)部分拆除重建外,建筑物本身在電信局維護下,仍保有原來的構(gòu)造與風貌。
參考資料 臺閩地區(qū)歷史建筑資料庫網(wǎng)站-b.cro-a/build/area.asp陳英俊《走尋媽宮城 : 澎湖導覽手冊》,澎湖縣馬公市,澎湖縣文化局,2003洪敏聰《澎湖風情現(xiàn) 菊島文化傳》,澎湖縣馬公市,澎湖縣文化局, 2004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