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2002年1月,於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推出第二部作品《戀人物語》。這是一出反諷歌舞劇。故事背景發(fā)生於3001年的未來國度。其時,異性戀被視為邪端,更被懷疑為致死黑死病的傳染源,是以人人趨避。藉由此劇與現(xiàn)代社會意識主流相違背的虛擬情節(jié),使現(xiàn)代劇場觀眾以另一角度觀察并檢視己身的道德觀。
2002年6月,於國家劇院實驗劇場推出第三部作品《世世代代:音樂劇》,是-年長同志的過去生命經(jīng)驗縮影。
2002年八月,同黨劇團《新天堂公園》在『只有2個人 誠品地下-劇場藝術(shù)節(jié)』演出,2003年三月,《新天堂公園》再度於牯嶺街小劇場重新演出五場。
2003年12月,《藝陣人生》於實驗劇場推出。三個少年為了追求認同、為了尋找歸屬感、更為了自我肯定,他們加入陣頭行列。在廟會里,他們是眾所矚目的抓鬼神將,在現(xiàn)實生活里,他們被歸類為問題少年。在神與人之間,在英雄與流氓之間、在狂野與禁忌之間,他們在兩極交界處游走。不管社會如何看待這一群當代哪吒,不管社會如何在他們身上貼著負面標簽,他們所發(fā)出的吶喊及旺盛的生命精力,是當代-社會最原始也最為純真的聲音之一。
2004年3月,同黨劇團策劃《有志一同!獨角戲聯(lián)演》,邀請溫吉興、吳文翠、美籍戲劇教育工作者紀澤然 (Don Gilleland )、林美蕓、魏光慶及邱安忱、等六位在臺北的劇場、舞蹈工作者演出六段與同志相關(guān)議題的獨角戲,包含異國戀情所面臨的社會、國家認同問題,子女對同志父親的心理調(diào)適問題、中老年同志出柜、同志對自我愛情態(tài)度、異性戀對自己內(nèi)在的雙性戀傾向認同,及異性戀角度對同志的世界的探索等課題。大部分的品的出發(fā)角度是國內(nèi)劇場作品鮮為探討并且空白的。同志議題在-仍處爭議階段,《有志一同!獨角戲》期望藉由同志及非同志觀點,對同性戀世界開展多面向的-。
2005年4月,同黨劇團邀請詹慧玲、吳文翠、林美蕓與邱安忱演出《與莎士比亞共進晚餐》四段獨角戲,用-人獨特的身體風格及觀點來詮釋、演繹莎士比亞作品。跳脫古典,莎士比亞也可以是另類、超世代、龐克、雌雄綜合的大師。
2006年3月演出《家書》。異於過往同黨劇團推出的同志「身份認同」及「自我追求」相關(guān)議題作品,《家書》將方向轉(zhuǎn)回同志與家庭,那條永遠切不斷的臍帶,從同志家屬觀點來探索家庭與同志的關(guān)系。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