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依據(jù)荷蘭聯(lián)合東印度公司(Vereenigde Oost-Indische Compagnie,縮寫VOC)文獻的描述,各村專屬男人的會所不只一處,另外還有和宗教相關的聚會所。17世紀的蕭壠社(今臺南縣佳里鎮(zhèn)),大約每12-14戶人家共有一座男人會所,做為訓練戰(zhàn)技的場地。人類學的研究則指出,在母系社會如西拉雅族的村落中,男人會所與做為社會組織的男性年齡階級制(age grades)密不可分,也與安全防御體系有關。男孩只要達到年紀就必須住進會所,并隨年齡的增長而逐一進級,學習長幼秩序、生活知識與技擊能力,并在外敵來襲時善盡保衛(wèi)村落安全的職責。
公廨,歷史文獻又寫作「公界」,主要出現(xiàn)於清末日治初期成書、描述西拉雅族大武壠社群風俗習尚的《安平縣雜記》。此處的公界,是大武壠社人開「向」(靈魂或法力)、禁向,或敬神祈福、飲酒、歌舞、射獵的公共建物,內中置有各項祭祀物件,但沒有壺、瓶或罐。但今日的公界或公廨,如太上龍頭忠義廟(今臺南縣大內鄉(xiāng)頭社村)、大公界(今臺南縣東山鄉(xiāng)東河村)等,皆以壺、瓶或罐盛向水,奉祀阿立祖、阿立母或太祖、案(甕)祖、老祖、公廨祖等,成為西拉雅族裔宗教活動的重要跡象。
中文關鍵字:公廨 , 公界 , 西拉雅 , 年齡階級 , 蕭壠社
英文關鍵字Konkai , konkai , Siraya , age grades , Xiaolong she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