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884-1885年臺灣因清法戰(zhàn)爭而處於交戰(zhàn)狀態(tài),劉銘傳以全島的防務為重,清法議和後,其治臺政策多所更張,以撫番與財稅及振興經濟為施政重點,著眼於「宜使臺地之財足供臺地之用,不須取給內地,而後處常處變均可自全」,為專任臺事,因此辭去福建巡撫之職。
清法戰(zhàn)後,清廷認識到臺灣戰(zhàn)略位置的重要,於1888年正式建省,劉銘傳為首任巡撫,積極進行開山與撫番,1886年廢理番同知,改設撫墾局,與臺灣豪紳大族合作招撫番社,不服者討伐;并調整行政區(qū)劃為三府、一直隸州、十一縣、三廳,重新編組政務機構;在軍事防務上重新布局;在財政上推行重大改革,於1886-1888年進行土地清丈,接著改賦與大租減四留六。
在交通建設方面,延續(xù)開山撫番政策,1885年起,以3年時間陸續(xù)開通臺北經深坑、石碇坪林尾到宜蘭(大約今北宜公路),臺北接基隆、淡水道,嘉義至卑南、集集到水尾(今花蓮瑞穗)等道路;1887年起鋪設臺北至新竹的鐵路;在郵政電訊設施方面,包括1886年建置臺閩間第一條海底電纜,建立新式郵政系統(tǒng),1888年建立新式郵政,設郵政總局於臺北;此外并創(chuàng)設電報局、煤務局、鐵路局、磺務局等一系列專責機構。在培育人才方面,改革科舉弊端、設西學堂、番學堂及電報學堂。
劉銘傳治臺時期多所建樹,但其新政并未考慮到吏治問題及財源,導致財政負擔大增,官員貪污頻繁,1889年彰化因清賦問題而爆發(fā)施九緞事件,1891年劉銘傳辭職。著有《劉壯肅公奏議》、《大潛山房詩稿》。
中文關鍵字:臺灣巡撫 , 自強運動 , 清法戰(zhàn)爭 , 鐵路 , 清賦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