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在第一章之中,作者簡略說明了臺灣的自然及人文環(huán)境,同時提醒民眾:臺灣真正有文獻可稽的歷史,大約只有四百年。而其中所記載的,主要是荷蘭人、西班牙人、中國人和日本人在臺灣的活動歷程。對於更早的臺灣歷史以及臺灣古代居民的文化和生活狀況,則難以從這些晚近的文獻史料來考察,而必須透過考古學的研究,從考古遺址中,找尋新的史料;再者,臺灣的考古學研究除了可以提供臺灣本身歷史的資料之外,對於太平洋和東南亞海島地區(qū)人類文化和歷史源流的了解,有特殊的意義;此外,由於臺灣自然環(huán)境豐富,可視之為研究人類生態(tài)適應及其變異的實驗室,所以對臺灣史前的考古學研究,對於人類和環(huán)境之間的變異關系加以了解,無疑可以提供其特有的訊息和啟示。
在第二章和第三章中,作者對「考古學」作了一次簡單扼要的介紹,對一些基本的考古名詞及概念加以說明,深入淺出,使民眾可以對考古學有一個清楚的輪廓;然後,作者也作了一次簡要的臺灣考古學歷史回顧,對於在臺灣的考古學發(fā)展有一個概要式的介紹。在此基礎之上,作者進入第四章「臺灣考古的收獲」,對全臺灣的史前文化作一次全面性的簡介。其編排的方式,大致以時間作為分段,分為舊石器時代、新石器時代、鐵器時代等,并加以深入說明其梗概。就筆者看起來,欲就臺灣的史前時代有所了解,本書不失為資料最為精要,論述最為切中要提的一本著作。在臺灣通俗的考古學著作中,本書無疑當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本。
本書篇幅雖短,但文章深入淺出,內(nèi)容豐富,附圖極廣,編排流暢優(yōu)美,是考古界難得一見的好書。
參考資料
下一篇:臺灣民眾黨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臺灣總督府社會教育制度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