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事半功倍」。見「事半功倍」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事半功倍」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孟子.公孫丑上》(孟子)曰:「文王何可當也,由湯至於武丁,賢圣之君六七作,天下歸殷久矣,久則難變也?!暮笠笾苤?,地未有過千里者也,而齊有其地矣。雞鳴狗吠相聞,而達乎四境,而齊有其民矣。地不改辟矣,民不改聚矣,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且王者之不作,未有疏於此時者也。民之憔悴於虐政,未有甚於此時者也。饑者易為食,渴者易為飲??鬃釉唬骸旱轮餍校凫吨绵]而傳命?!划斀裰畷r,萬乘之國1>行仁政,民之悅之,猶解倒懸2>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時為然?!?p>〔注解〕(1)萬乘之國:擁有萬輛兵車的國家。指大國。乘,音ㄕㄥˋ,古代計算車輛的單位,四馬一車名乘。(2)倒懸:縛人兩足倒掛,比喻極為困苦。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事半功倍」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戰(zhàn)國齊人公孫丑是孟子弟子,他曾經(jīng)問孟子:「如果夫子掌握齊國大權,可以建立和管仲、晏嬰那樣的功業(yè)嗎?」孟子不愿意被拿來和管仲相比,認為幫助齊國統(tǒng)一天下是件很容易的事。比起之前的夏、商、周三代,現(xiàn)今的齊國不但國土廣大,而且人民眾多,加上以王道來治理天下的圣明君主很久沒有出現(xiàn),以致人民長久處在暴政之中,他們心中渴望施行仁政的程度和「肚子餓的人只求吃飽,口渴的人只求解渴」一樣。所以齊國若在此時施行仁政,將正應驗孔子說的:「德行流傳的速度,比驛馬傳達命令還快?!苟嗣裥睦锵矏偟某潭龋瑫拖衩撾x兩腳被綁住倒掛的困境一樣。這和古時候的人相比,只要花費一半的心力,就能達到加倍的功效。後來「事半功倍」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用來比喻工作效率高。
Li Ban Gong Bei
下一篇:有觸即發(fā)的意思 有觸即發(fā)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游刃皆虛的意思 游刃皆虛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