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坐井觀天的意思◥
坐在井底仰望天空。比喻人眼界狹小,見識不廣。語出唐.韓愈〈原道〉。
◣坐井觀天的典故來源◥
唐.韓愈〈原道〉(據(jù)《全唐文.卷五五八.韓愈》引)博愛之謂仁,行而宜之之謂義。由是而之焉之謂道,足乎已無待於外之謂德。仁與義為定名,道與德為虛位,故道有君子、小人,而德有兇有吉。老子1>之小2>仁義,非毀之也,其見者小也。坐井而觀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彼以煦煦為仁,孑孑為義,其小之也則宜。其所謂道,道其所道,非吾所謂道也。其所為德,德其所德,非吾所謂德也。凡吾所謂道德云者,合仁與義言之也,天下之公言也。老子之所謂道德云者,去仁與義言之也,一人之私言也。
〔注解〕(1)老子:李耳,字伯陽,諡曰聃。生卒年不詳,春秋時楚國苦縣人,曾任周朝守藏室之史。主無為之說,後世以為道家始祖??鬃訃L往問禮。有《道德經(jīng)》五千余言。(2)小:輕視
◣坐井觀天是誰的典故 坐井觀天典故解析◥
唐代文學家韓愈曾經(jīng)寫了一篇〈原道〉的文章,來說明儒家道的原義,藉此來駁斥老子崇尚虛無的道。他在文章中首先就「仁、義、道、德」的內(nèi)涵下個定義:仁就是博愛的精神;義就是對的行為;循一定原則去做就是道;充實於內(nèi)心,不假外求的本性就是德。仁和義的標準是不變的,道和德的解說則會因角度不同而有所差異。就如老子也講道德,但他所說的道德是拋棄仁和義的,這只是種個人的說法,不能像儒家的道德,能成為天下的公論。至於老子會對仁義有所輕視,倒也不是老子故意要去毀謗,那是因為老子像坐在井底,所看到的天自然就小了。後來就從這里演變成「坐井觀天」這句成語,用來比喻人眼界狹小,見識不廣。
Zuo Jing Guan Tian
下一篇:舉案齊眉的意思 舉案齊眉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投鼠忌器的意思 投鼠忌器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