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出爾反爾的意思◥
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麼待你。語本《孟子.梁惠王下》。後用「出爾反爾」比喻人的言行前後反覆,自相矛盾?!鳌阜锤矡o?!埂ⅰ赋核摹?、「朝秦暮楚」
◣出爾反爾的典故來源◥
《孟子.梁惠王下》鄒與魯哄,穆公問曰:「吾有司死者三十三人,而民莫之死也。誅之則不可勝誅,不誅則疾視其長上之死而不救,如之何則可也?」孟子對曰:「兇年饑歲,君之民,老弱轉(zhuǎn)乎溝壑,壯者散而之四方者,幾千人矣。而君之倉廩實,府庫充,有司莫以告,是上慢而殘下也。」曾子1>曰:『戒之戒之!出乎爾2>者,反3>乎爾者也?!环蛎窠穸岬梅粗玻裏o尤焉。君行仁政,斯民親其上,死其長矣?!?p>〔注解〕(1)曾子︰曾參(西元前505~前436),字子輿,春秋時魯國武城(約在今山東省費縣西南)人。曾點之子,為孔子弟子。性至孝,相傳大學(xué)為其所述;又作孝經(jīng),以其學(xué)傳子思,子思傳孟子。後世尊稱為「宗圣」、「曾子」。(2)爾:第二人稱代名詞,相當(dāng)於「汝」、「你」。(3)反:同「返」,還報。
◣出爾反爾是誰的典故 出爾反爾典故解析◥
據(jù)《孟子.梁惠王下》載,春秋時,鄒國與魯國爭戰(zhàn),鄒國人民皆不愿為國家效死,讓鄒穆公非常的生氣與無奈。孟子告訴他說:「你的人民之所以如此,那是因為當(dāng)他們遭遇饑荒時,官吏們對朝廷隱瞞災(zāi)情,任由災(zāi)民流離失所,餓倒街頭,現(xiàn)在他們當(dāng)然會用這樣的態(tài)度回報。曾子不是曾警惕人說:『你現(xiàn)在所做的事情,將會同樣的回報在你身上?!蝗羰悄鷱拇耸┬腥收磥砣嗣褚欢ㄒ矔邢鄬Φ膱蟠?。」後來「出爾反爾」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用來比喻你怎麼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麼待你。今則多用以比喻人的言行前後反覆,自相矛盾。
C-u Er Fan Er
下一篇:百折不撓的意思 百折不撓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未雨綢繆的意思 未雨綢繆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