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口是心非的意思◥
口中如此說,心中不作如此想。指心里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致?!蛘Z出《抱樸子.內(nèi)篇.黃白》。△「言不由衷」、「陽奉陰違」
◣口是心非的典故來源◥
◎1《抱樸子.內(nèi)篇.黃白》又桓君山言漢黃門郎程偉,好黃白術(shù),娶妻得知方家女。偉常從駕出而無時衣,甚憂。妻曰:「請致兩端縑。」縑即無故而至前。偉按《枕中鴻寶》,作金不成。妻乃往視偉,偉方扇炭燒筩,筩中有水銀。妻曰:「吾欲試相視一事?!鼓顺銎淠抑兴?,少少投之,食頃發(fā)之,已成銀。偉大驚曰:「道近在汝處而不早告我,何也?」妻曰:「得之須有命者。」於是偉1>日夜說誘之,賣田宅以供美食衣服,猶不肯告?zhèn)?。偉乃與伴謀撾笞2>伏之,妻輒知之,告?zhèn)パ裕骸傅辣禺?dāng)傳其人,得其人,道路相遇輒教之;如非其人,口是而心非者,雖寸斷支解3>而道猶不出也?!箓ケ浦恢梗弈税l(fā)狂,裸而走,以泥自涂,遂卒。
〔注解〕(1)偉:程偉,生卒年不詳。為道教傳說中的人物,性好煉丹方術(shù)。(2)撾笞:音ㄓㄨㄚ ㄔ,鞭打。(3)寸斷支解:意即苦刑逼死。
◎2《抱樸子.內(nèi)篇.微旨》若乃憎善好殺,口是心非,背向異辭,反戾直正,虐害其下,欺罔其上,叛其所事,受恩不感,弄法受賂,縱曲枉直,廢公為私,刑加無辜?!灿幸皇拢m是一罪,隨事輕重,司命奪其筭紀,筭盡則死。
◣口是心非是誰的典故 口是心-故解析◥
「口是心非」這句成語當(dāng)源自晉代葛洪的《抱樸子》。此書為道家典籍,分內(nèi)外兩篇,〈黃白〉所記載為有關(guān)道家的「黃白術(shù)」。道家為求長生不死而有各種煉丹方術(shù),「黃白術(shù)」是將賤金屬鉛、錫等冶煉成貴金屬黃金、白銀的技術(shù),據(jù)說將金銀再制成器皿作為餐具,食用日久可以延年益壽。而欲習(xí)此術(shù)者,必須身骨清潔、資質(zhì)聰慧,再配以師傳的口訣。故事中的程偉想學(xué)的就是這種方術(shù),但屢試不成。而他的妻子是得道的人,只用少許的藥與水銀共同煎煮,一下子就煉出了白銀。程偉想盡辦法討好妻子,要她傳授秘方,但因為她認為程偉的資質(zhì)不適學(xué)習(xí)此術(shù),所以嚴加拒絕。程偉便起了歹心,準備以-使她屈服。其妻得知後告誡他說:「道術(shù)只能傳授給合適的對象,遇上這種人,就是路上偶然相遇,也可以傳給他。如果口中說的一套,心思卻充滿邪念的人,縱然把我逼死,我也不會傳的?!沟虃ゲ]有就此放棄,仍是苦苦相逼,結(jié)果把妻子逼瘋而死。此處原文中的「口是而心非者」,指的是口中說一套,心中卻是充滿邪念的人。另外在《抱樸子.內(nèi)篇.微旨》亦見「口是心非」一語,原文內(nèi)容則是表述某些人不做善事,喜好殺戮,而且嘴里說的是一套,心里想的又是另外一套。這些都是種罪過。後來「口是心非」演變?yōu)槌烧Z,就用來形容心里想的和嘴上說的不一致。
Kou S-i Xin Fei
下一篇:六神無主的意思 六神無主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防微杜漸的意思 防微杜漸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