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井底之蛙的意思◥
住在井底的青蛙。比喻見識淺薄的人。語本《莊子.秋水》?!鳌敢豢字姟埂ⅰ敢挥缰姟?p>
◣井底之蛙的典故來源◥
《莊子.秋水》秋水時至,百川灌河。涇流之大,兩涘渚崖之間,不辯牛馬。於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為盡在己。順流而東行,至於北海,東面而視,不見水端,於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嘆曰:「野語有之曰,『聞道百以為莫己若者』,我之謂也。且夫我嘗聞少仲尼之聞而輕伯夷之義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難窮也,吾非至於子之門則殆矣,吾長見笑於大方之家?!贡焙H粼唬骸妇?i>1>(蛙)不可以語於海者,拘於虛2>也;夏蟲不可以語於冰者,篤於時也;曲士3>不可以語於道者,束於教4>也。今爾出於崖涘,觀於大海,乃知爾丑,爾將可與語大理矣。天下之水,莫大於海,萬川歸之,不知何時止而不盈;尾閭泄之,不知何時已而不虛;春秋不變,水旱不知。此其過江河之流,不可為量數(shù)。而吾未嘗以此自多者,自以比形於天地而受氣於陰陽,吾在〔於〕-,猶小石小木之在大山也,方存乎見少,又奚以自多!計四海之在-也,不似礨空之在大澤乎?計中國之在海內(nèi),不似稊米之在大倉乎?號物之數(shù)謂之萬,人處一焉;人卒九州,谷食之所生,舟車之所通,人處一焉;此其比萬物也,不似豪末之在於馬體乎?五帝之所連,三王之所爭,仁人之所憂,任士之所勞,盡此矣。伯夷辭之以為名,仲尼語之以為博,此其自多也,不似爾向之自多於水乎?」
〔注解〕(1):音ㄨㄚ,同「蛙」。(2)拘於虛:受到居住地方的限制。虛,指空間而言。(3)曲士:鄙陋之人。曲,音ㄑㄩ。(4)束於教:受到本身所學的束縛。
◣井底之蛙是誰的典故 井底之蛙典故解析◥
莊子是戰(zhàn)國時的思想家,他所生活的時代,百姓飽受戰(zhàn)火之苦,個人的生命在戰(zhàn)爭中就像螻蟻般的脆弱,朝不保夕。莊子自覺無法改變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殘酷無情,轉(zhuǎn)而思考個人如何在動蕩的世間安身立命。他用了許多天馬行空,富於想像力的寓言,生動貼切的表達了他的中心思想。在〈秋水〉中,莊子生動地描述了河伯和北海的對話。秋天的時候,黃河河水高漲,河面寬廣到甚至無法從這岸分辨對岸的牛馬。河伯對此沾沾自喜,以為天下沒有比黃河更壯觀的景象了。但當河伯順流東下,來到了北海,看到了一片沒有邊際的汪洋,比起自己居住的黃河不知大上了多少倍時,就對自己之前的無知和自傲感到慚愧不已。北海便對河伯說道:「沒有辦法跟住在井底的青蛙談?wù)摵Q笾?,這是因為受到所住環(huán)境的限制;無法跟夏天的蟲子談?wù)摱斓谋?,這是因為受到生存時間的限制;而無法跟鄙陋之人談?wù)撜胬碇?,也是因為受限於他們的教育背景。人受到現(xiàn)實環(huán)境的限制是何等大??!今-看到了大海,才發(fā)現(xiàn)黃河的渺小,然而這看似沒有際涯的海洋,在浩瀚無窮的-,跟大倉庫里的一粒米又有什麼分別呢?」後來後來「井底之蛙」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用來比喻見識淺薄的人。
Jing Di Z-i Wa
下一篇:登峰造極的意思 登峰造極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肆無忌憚的意思 肆無忌憚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