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類別:特有種
別名:渡邊鳳蝶
分類:鱗翅目(Lepidoptera)、鳳蝶總科(Papilionoidea)、鳳蝶科(Papilionidae)
形態(tài):中大型鳳蝶,展翅長80-91公厘。依據(jù)濱野榮次(1987)及徐堉峰(1999)之描述其形態(tài)屬於雌雄二態(tài)型,雄蝶翅黑色無紋,反面顏色較淡,後翅亞外緣及基部至內(nèi)緣部有大暗紅色斑,斑內(nèi)黑色部分呈圓形,後翅緣呈鋸齒狀;雌蝶底色較淡,前翅中室基部有一枚三角形紅色斑,後翅第5、6室各有一枚大白斑,由第4室至且角的亞外緣各有紅色圓環(huán)狀紋。卵球形且呈-,卵徑約1.41公厘,高約1.12公厘。幼蟲齡期具五齡,第一至四齡幼蟲體色呈鳥糞狀,體呈橄欖綠色,漸轉(zhuǎn)為暗綠色,體第2-4腹節(jié)及7-9腹節(jié)之白斑都不明顯。終齡幼蟲底色呈鮮綠色,後胸的橫帶呈淡褐色,腹部只有在4-5腹節(jié)有一條斜行褐色帶,且愈向背側(cè)愈細,斜帶下半部完全呈白色,容易區(qū)別。終齡幼蟲臭角為橙紅色。蛹為帶蛹,蛹色亦依其附著場所而有褐色型、綠色型之分(徐堉峰,1999)。
生態(tài):成蟲好於森林間飛翔,喜歡訪花吸蜜。在夏季氣溫較高時,雄蝶亦常見於溪邊河床的濕砂上或濕壁上與他種鳳蝶類一起吸水。雌蝶選擇日照充足的寄主植物樹冠上產(chǎn)卵,幼蟲棲於嫩芽及葉背上,幼蟲喜好棲息於較為涼爽的地方。終齡幼蟲可於枝干或附近物體上化蛹,在羽化成蝴蝶飛出,成蝶主要發(fā)生期在3-9月間,推估一年約有4代。冬季以蛹期越冬。在研究室中以樟樹葉喂食幼蟲,在25℃環(huán)境下飼育結(jié)果,幼蟲期約26日,蛹期約10日。
分布:本種是廣泛分布於淺山丘凌至海拔2,000公尺左右的中海拔山地,在南部平地較少。成蟲由三月開始出現(xiàn),發(fā)生期高峰在7-8月間。本種曾被認為是分布於中國-至印度各地的紅基美鳳蝶(Papilio alcmenor)之一亞種,現(xiàn)在則被認為是-特有種(徐堉峰,1999)。
食草:幼蟲取食的寄主植物包括蕓香科(Rutaceae)飛龍掌血(Toddalia asiatica)、柑橘(Citrus aurantium)、柚(C. grandis)以及樟科(Lauraceae)之樟樹(Cinnamomum comp-ora)。本種幼蟲可蕓香科類及樟科類植物,在鳳蝶中是一種特別的現(xiàn)象。
附記:-鳳與-地區(qū),另與喜馬拉雅、印度、緬旬所分布的紅基美鳳蝶近緣關(guān)系相近。
撰稿者:何健熔
圖片提供:
資料庫連結(jié):
參考資料
下一篇:垂絲金龍?zhí)?/a>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哈密瓜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