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俗 名:石貼仔、臺東間吸鰍
英 名:Ray-finned fis- , Taitung river loac-
分 類:鯉目CYPRINIFORMES
平鰭鰍科Ho-lopteridae
形態(tài)特徵:體較為延長,前部扁平,後部側扁。頭部至腹鰭之間的身體呈三角形,腹面頗為平坦。吻部略成圓弧狀,口下位開於腹面,口裂略呈弧狀。背鰭起點在腹鰭起點之後上方,其軟條數(shù) 3(不分枝軟條), 8(分枝軟條);胸鰭較為寬大,向兩側平伸,其後緣蓋住腹鰭基部的上方,其軟條數(shù)6-7, 10-12;腹鰭寬大,亦向兩側平伸,左右腹鰭的內(nèi)側互相接近,鰭膜在基部互相癒合,而其末端尚未完全相連,其軟條數(shù)6,7;臀鰭的軟條數(shù)3, 5;尾鰭凹形。體被細小圓鱗,頭部及胸鰭基部均裸露無鱗。體色呈灰黑色或淺褐色,雄魚的體背側及頭部均有不規(guī)則之蟲蝕狀的深色波浪條紋,偶鰭有半圓形的白斑,背鰭有三條黑白相間之斜走條紋;尾鰭基部具有弧狀的白色橫帶,鰭條上則有三條黑白相間的垂直橫帶。
生態(tài)習性:臺東間爬巖鰍為底棲性魚種,喜棲息於河川的中、上游湍急河段的底層,底質(zhì)為中大型圓石。常以扁平的身體及特化的胸、腹鰭平貼在石頭上可耐激流。雜食性,主要以石頭上著生的藻類、水生昆蟲、植物碎屑為食物。可長至 7~10公分。野生族群數(shù)量相當稀少。
棲地分布:棲息在淡水環(huán)境,屬初級性淡水魚。在-花東地區(qū)河川的中、下游均有分布,但主要出現(xiàn)在知本溪、卑南溪、秀姑巒溪、花蓮溪等溪流。-地區(qū)特有種。屬珍貴稀有魚種,是受保育的種類。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