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明末到康熙30年代初期,今將軍鄉(xiāng)的行政區(qū)域隸屬與-府諸羅縣安定里;爾後至同治年間,除原諸羅縣於乾隆52年(1787年)改名為嘉義縣外,其所隸屬之保則一直為安定里西堡;最遲至光緒13年(1887年)建省後,今將軍鄉(xiāng)則隸屬於臺南府嘉義縣漚汪堡。
明治29年(-6年),時將軍鄉(xiāng)境隸屬於臺南縣漚汪堡,同年4月1日更改地方官制改隸嘉義縣。明治42年(1909年)漚汪堡改隸臺南廳蕭壠支廳;大正9年(1920年)年-行政區(qū)域改制為州郡制,當時漚汪堡改制為臺南州北門郡將軍莊此為「將軍」一詞成為鄉(xiāng)鎮(zhèn)層級地名的發(fā)軔。
-35年,改州為縣,郡改為區(qū),街莊改為鎮(zhèn)鄉(xiāng)。於是北門郡改為北門區(qū),將軍莊改為今日所稱的將軍鄉(xiāng),下有24村。-67年(1978年)改行大村制,若干村被合并而成現今的十八村。
在荷蘭時期,將軍鄉(xiāng)北半部為古灣里溪所沖積的半島部分,南半部則為臺江內海北端的一部份,西半部則為濱外沙洲。當時灣里溪從今日的保源村進入本鄉(xiāng),沿著今日鄉(xiāng)界流入大海,今廣山村第九公墓的沙洲,即為當時灣里溪所攜帶泥沙,隨著風吹而形成的河成沙丘;而苓子寮、崁頭寮,則都遺留以往灣里溪境過後所形成的自然堤地形,表土土壤質地為粗到極粗的型態(tài)。
此外,從廣山村、玉山村的西側,往南至三吉村的東側,則是當時臺江內海的瀉湖地帶,其中三吉村口寮一帶,為昔日將軍境內主要的出??凇_@些往日瀉湖區(qū),也隨著道光3年(1823年)灣里溪的改道,臺江內海浮覆,現今多成為鹽土分布地帶。
至於將軍鄉(xiāng)西端的長沙村、平沙村、鯤鯓村、鯤民村,則是濱外沙洲的分布地區(qū)。其中馬沙溝與青鯤鯓,昔日建立在沙洲上最大的兩個聚落,早在康熙年間,清廷即在兩地設有水師防迅;這些往日的沙洲區(qū),也隨著道光3年(1823年)灣里溪的改道,臺江內海浮覆,亦與內陸相連,亦為該鄉(xiāng)主要的鹽土分布地帶 。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