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煮:先把要染色的白布,先用薯榔和動物的骨膠煮,使布先染成淺咖啡色,以方便浸染,此一程序可稱為「打底」。
2.浸:將打底後的布放置桶中浸泡,并不斷的翻動攪拌,使布匹上色均勻,浸泡時間約在七至十天左右。
3.滌:經(jīng)染色後的布,挑到溪邊利用溪水漂洗,將多余染料沖洗掉。當時使用的染料多為植物性染劑,因此并不會有污染溪水之疑慮。
4.曬:漂洗乾凈的布,在空地上拉直,利用陽光曝曬。
5.繃:將曬乾的布,利用繃布機將布卷緊上軸。
6.碾:把上軸的布放置踏柜,一人拉布,一人手握橫木、腳踏砑石來回碾動,使布匹平整光滑。
「布碾」就是早期碾布的工具,是以整塊石頭雕成大元寶狀的踏石,這個凹字形、狀似金元寶的布碾,明朝宋應(yīng)星稱它為「碾石」,又稱為「砑石」。
碾布是把染後卷好的布匹放在踏柜上,一人沿著踏柜邊緣拉布,另一人雙手扶在屋內(nèi)上方所置放的支架,雙腳分開、平衡地站立在布碾上,使布碾左右來回的碾動,藉著石頭的重量及體重使布匹平整漂亮。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