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一) 刷釉、涂釉法:淋釉或噴釉法所無法達到的部位就可以用此法來完成,也可用於裝飾和特殊表現(xiàn)效果。此法所需的釉量較少,所以在釉量少作品小時就能使用,一般是用普通的毛筆沾釉藥一筆一筆的涂刷在坯體上,由於釉藥比較濃稠、素燒胚的吸水性也大,所以無法很平順均勻的上釉,燒出來的釉面比較斑駁不平整。
(二) 浸釉法:算是最簡便也最有效率的一種方法,先決條件是要有足夠的釉將整個坯體浸入,通常釉都裝在桶中,用手指或是其他工具夾住坯體,再浸入釉桶中,浸入的時間以釉藥的濃度來決定,通常是一秒左右,不要浸太久,拿起後讓多余的釉滴回桶中,手抓的部份沒沾到釉可以毛筆補上,再把坯體放在木板上晾乾,等到乾了之後再把底部的釉擦掉才不會在燒時黏在硼板上,這個方法既省釉而且快速又均勻。
(三) 淋釉法:是一種古老的施釉法之ㄧ,通常是用於較大型、較重或是器形復雜的坯體、或是有空間的限制、釉不足,難以使用浸釉法時,就可以利用此法。在盆子或是其他容器邊緣架上兩根木條,將坯體放在木條上架著,然後用容器裝著釉澆在坯體上,直到釉布滿坯體表面,剩余的釉也會流回盆內,不過在操作時要注意不要讓釉上的太厚,所以動作要迅速。目前陶瓷產業(yè)界已很少使用此法,不過在工藝陶瓷的制作上還是有它的功能,而且現(xiàn)在有一種半自動瀑布式淋釉設備已成為大量生產瓷磚的新施釉法。
(四) 噴釉、吹釉法:它的使用需要具備一支噴槍、空氣壓縮機、釉藥容器及輸送管線、具粉塵收集水洗簾的噴釉臺。利用空氣的加壓將釉藥化成噴霧狀的微粒,噴到胚體上,這種方法只要使用的技巧好也能很均勻,而且噴釉的面積也比較大,不需像浸釉一樣大量的釉,可是缺點就是噴散的釉如果沒有附在胚體上就是浪費掉,也有污染環(huán)境之虞,另外在施釉時也要戴上口罩避免吸入釉霧。
另外還有一些如自動化、壓印、靜電、沉淀等配合產業(yè)需要的施釉法都各其用途,不過一般是用於工業(yè)上的大量制造和特殊需求,設備花費也較高,所以一般陶藝工作者不會用到。
參考資料
下一篇:全國美術展覽會舉行辦法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臺南打銀街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