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發(fā)生意外如何自救?
分類: 旅游安全
常識詞典
編輯 : 常識
發(fā)布 : 04-05
閱讀 :328
關(guān)于旅行每個人的說法和感受不同,喜歡的目的地也不同,有的人喜歡爬山,有的人喜歡有山有水的地方,有的人則喜歡現(xiàn)代化高科技的地方,不過無論是哪種場所,學(xué)會面對意外情況的自救才是重點。 1、蚊蟲叮咬,普通的蚊蟲叮咬,可用肥皂水清洗傷口,從而減輕瘙癢疼痛的癥狀。2、被毒蛇咬傷、昆蟲蜇傷,被蜜蜂蜇了,用鑷子等將刺拔出后再涂抹氨水或牛奶;被昆蟲叮咬或蜇傷時,用冰或涼水冷敷后,在傷口處涂抹氨水。出門在外,最好穿長衣長褲,把身體遮蔽好,預(yù)防昆蟲咬傷。若蜇傷是大面積的,一定要及時就醫(yī),避免過敏性休克。3、食物中毒,多喝些飲料或鹽水,或用催吐的方法把食物吐出來,嚴重的要及時送醫(yī)。4、骨折,骨折或脫臼時,用夾板固定后再用冰冷敷,然后把病人放在平坦而堅固的擔(dān)架上固定,避免搖晃,及時送醫(yī)。5、下肢受傷,鮮紅的血液從傷口噴涌而出,這種情況,說明動脈血管被傷到了,此時止血的方法是只能通過截流的方式也即扎緊傷口的上方,讓近端的血不往遠端流淌。6、低血糖,食用巧克力是最快緩解,沒有的,糖果等含糖的食物都可以。7、遇到自然災(zāi)害洪水(山洪):迅速到附近的屋頂、樓房高層、山坡、高地、大樹上等地勢高的地方暫避。然后想盡辦法發(fā)出求救信號和信息,把自己的方位和險情告知;不幸落水要落水時,要抓住桌椅、木床、門板、大塊的泡沫塑料等漂浮物。暴雨雷電天氣:孤立的大樹下、高坡上、曠野中、孤獨的小屋中、電線桿旁等地方不要呆,也不要赤腳著地,多人在一起的,彼此間一定要隔開一段距離;突遇泥石流、山體滑坡:趕快向兩邊穩(wěn)定區(qū)逃離,千萬不要向山體向上方或下方奔跑,要設(shè)法跑到開闊地帶,營地要扎在平整的高地處,而不是在山谷和山溝底部扎營。8、發(fā)生交通事故先救人后救物,先救命后救傷,先搶救重傷員后搶救輕傷員。及時對傷員進行止血、包扎或固定,要看看傷員的呼吸是否通暢,一旦呼吸和心跳停止,要馬上做心肺復(fù)蘇搶救。交通事故嚴重的,不要翻動傷者,要馬上撥打120和110求助。一般旅游意外保險都提供有緊急救援功能,出險時,就可以撥打救援電話。救援公司就會提供涵蓋治療救援、安排家人到境外探病等一條龍服務(wù)。尤其是在醫(yī)療援助時,很多時候是由保險公司先通過救援合作機構(gòu)承擔(dān)所需費用,等游客回來后再和保險公司“結(jié)賬”的。所以緊急救援的電話一定要記住,很有用。在陌生的環(huán)境中旅行,可能會不小心被蚊蟲、毒蛇叮咬,也可能會出現(xiàn)食物中毒、受傷骨折、低血糖、遇到一些自然災(zāi)害等意外情況,’不同的意外情況大家要區(qū)分對待,提高自己的生存能力才是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