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什么是愛國? 美國-作家鮑德溫說過:“我愛美國勝過世界上任何其他國家;而且,正是這個原因,我堅持認為自己擁有對他進行永無止境的批評的權(quán)利?!蔽也恢肋@是不是“愛國”一詞的正確解釋,現(xiàn)在,我們對諸如“愛國”、“自由”、“平等”等詞的詞義越來越模糊。由于-詞不斷增加,直接取消某些詞匯;同時,某些詞的詞義越來越模糊,被重新定義了詞義。這使得我們用以言論的語言介質(zhì)--漢語言--越來越貧乏,已難以用這漢語言來表達事實,出現(xiàn)違背事實的言論、報道也是正常的事。于是,就出現(xiàn)了如“至于你信不信,我反正信了”, “這是一個生命的奇跡”等漢語句子。這正好反映了某些使得漢語言劣質(zhì)化的管理“精英”們反過來被漢語言劣質(zhì)化。他們?yōu)榱俗分穑牵模小⒆分鹄?,已不惜把靈魂拋在后邊,懶得用表面化的“道德”理由來解釋其自身地位、行為的合法性,也懶得理會人們的感受。在他們面前,那些表達愛心、排隊捐血的賤民們在道德、公民素質(zhì)等方面的優(yōu)越感悠然而生。天衣無縫般的“胡羅卜加大棒”策略、“29日夜間通過手機-下達的禁令”等,人們已習(xí)以為常?,F(xiàn)在,人們越來越不在意會這樣,而越來越在意不相信不會這樣。在“無知就是力量”的今天,在“漢語言越來越貧乏”的今天,人們已難以用漢語來進行正常的言論。答案 2:
言論自由從來都具有相對性,無論從言論本身的自由度還是從言論造成的社會反應(yīng)來看,言論都必須是相對自由的,因為言論的確有影響他人的作用,肯定會受到道德、法律和國家的制約。但事實上,往往只有真正超越時代局限的言論暢談,才會帶來真正的改革和變遷。從戰(zhàn)國時代的百家爭鳴到改革-初期的關(guān)于真理的大討論,都屬于后者。近代所提倡的言論自由主張,部分來自古典的樸素自由觀念,而更大部分則源自“自由的選擇可以帶來最大的全民幸福”這種自由市場經(jīng)濟的主張。中國-的言論自由也主要是-后隨著市場經(jīng)濟發(fā)展而逐步重新發(fā)展至今的,由于市場機制在國家經(jīng)濟體系中所占的比重越來越大,呼喚“讓選擇更加自由”的道德主張似乎占據(jù)了公眾輿論優(yōu)勢地位。但是,與西方-國家不同,中國-無論在道德還是法制上都依然是基于“官在上,民在下”的父母官體系,在某種程度上,我們把對官的質(zhì)疑就叫做言論自由。但是這種受嚴格管束的言論自由最多只能就事論事,它被嚴格地控制在達成某種具體的討論目的的范疇內(nèi),比如在這件事上就很可能止步于“撤消鐵道部的一些權(quán)限”這類的目的;但是,這些言論對于更深層的道德問題的討論則往往被嚴格地限制,“自由”的言論止步于更大的道德障礙和厲害沖突,這就是中國言論自由的主要限制。而我覺得,中國現(xiàn)在需要的是像改革-初期時關(guān)于真理的大討論那樣的言論自由,甚至是像戰(zhàn)國時代一樣的百家爭鳴,這樣尺度上的言論自由才可能真正帶來社會從道德到法制上的變革。這次“脫軌事件中的言論自由”屬于前種層次的受限的言論自由,它很可能依然是通過-民間對此事的言論,而達成某種-改革階段目的的受到嚴格控制的言論自由。答案 3:
最近幾天里對事故的各種質(zhì)疑、辨析、評論,這是樂于見到的,也是所認可的言論自由,但是另外一方面相當多的辱罵、不負責任的造謠、傳謠,這就超越了言論自由的限制。對我而言,歡迎各種來自理性的推理、討論,但是拒絕任何形式的臆想、辱罵下一篇:民政局稱撤銷街道辦是趨勢,可強化居民自治。你認為街道辦會取消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你覺得穿衣的學(xué)問是什么?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