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1、對于平臺化的B2C,我猜想投資人都認為做大營收規(guī)模,搶占市場是首要的,一個時間段內的虧損是可以承受的。即便不盈利,因為是熱門題材,也有-O或并購的退路。當然,總有投資失敗的案例出現,而且會占多數。2、從目前看,大家確實都是在用“虧損換效益”,用虧損換市場份額。從企業(yè)運營角度看,都會想當然的認為占據了足夠大的市場份額之后,會對供貨商和消費者有更強的議價能力,想當然的認為擁有了領先的市場份額后就會盈利。3、但是,我不覺得這種情況在幾年內能夠成立。其實,電商應該有共同的對手就是傳統(tǒng)零售商。如果不能消滅或極大的削弱傳統(tǒng)零售商,那么就不可能擁有極強的議價能力,盈利也就很困難。京東目前有了足夠強的議價能力,但是如果國美和蘇寧愿意陪他玩,就會一直拖住京東,讓其無法實現規(guī)?;睦麧?。事實上,這就是供貨商們所樂于見到的,他們會左右平衡,互相牽制,自己從中得利。4、對于VANCL類的自有品牌的電商。這個問題相對容易解決一些。他們只要解決好產品和服務,回頭客積累足夠多,盈利不是問題。因為他們和品牌服裝企業(yè)雖然可比,但因為產品都屬于自有的,讓消費者沒辦法產生直接的比較。他們更多的是感知品牌、產品和服務的差異,這是很感性的。自有品牌的電商對于規(guī)?;男枨鬀]有平臺型電商那么高。5、為什么追逐淘品牌?淘品牌就是自有品牌的電商,他們又有一定規(guī)模營收又有盈利,又有一定的品牌,比平地而起的那些自有品牌電商的投資風險更小,為什么不投呢?有了資金,就是幫他們出淘。有一些淘品牌出淘后銷售不利的局面,我覺得這不是因為他們出自淘寶,而是他們的運營手段不適應變化,這個問題是可以解決的。答案 2:
假設我們先排除掉黑箱操作的可能,那么,從一個門外漢的角度來看,我個人以為:1)VC投的不是一個“點”,而是一個“面”。所以會廣撒網,如此一來,這就變成了一個概率問題(當然是建立在擁有專業(yè)投資技巧的前提下)。2)中國十幾億人口,現在僅僅4億網民就造就了多少個超級航母電商(傳統(tǒng)行業(yè)造就一個航母級企業(yè)往往需要幾十年的積累以上,而電商......),而接下來網民在數量的增長上肯定還是斜線上升的,如此一來,盤子里的基數是在穩(wěn)步上升的,那么盈利與否就變得次要了,關鍵是公司本身發(fā)展要健康??梢圆挥且坏╅_始盈利,收益必然是幾何增長的,而不是線性增長。而這也正是VC可以廣撒網的原因之一。3)正如@自在自我 所說,B2C是典型的剩者為王,所以一旦投了,除非該領域已出現絕對的王者,否則不會輕易放棄。不盈利并不代表失敗,被用戶拋棄才是終點。4)VC自身也需要成長,而這些投資對象,就是他們成長的階梯。答案 3:
1、B2C也像90年代傳統(tǒng)渠道品牌戰(zhàn)一樣,大家都在搶占細分市場的品牌認識的1、2、3位,誰贏了誰以后的路就好走。案例:格蘭仕微波爐;2、另外惡意猜想,目前B2C這兩年是一大熱門,VC們盲目投也有理,中間可能有黑箱操作。答案 4:
1,B2C是典型的剩者為王,只要你比別人多活1個月,你就勝利了。2,很多VC已經下注太深,沉沒成本太高了,必須拉下一棒下一篇:“四十而不惑” 有道理嗎?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 Apple 在 MacBook Pro 2011 更新中丟棄了 NVIDIA 而轉向 AMD?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