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這個話題很有意思,我先不看大家的答案,寫個獨立的:屏幕字體的技術門檻高。我們可以看到西文的屏幕字體也是遠遠少于印-字體的。屏幕字體要在十幾像素見方的屏幕空間內呈現(xiàn)清晰的文字,對西文來說都需要點陣、-inting 或高質量的抗鋸齒算法才行,對結構復雜的中文來說難度更大。Windows 在 ClearType 之前都用點陣字體來解決這個問題,在 ClearType 出現(xiàn)之后用針對 ClearType 的 -inting 來解決這個問題,但效果都不太好,ClearType 只是把「點陣」這個技術門檻變成了「針對 ClearType 的 -inting」。Mac OS X 用優(yōu)質的亞像素抗鋸齒算法來保證字體的清晰,沒有 -inting 信息的中文字體效果也很不錯,但 Mac OS X 的字體渲染方式不是主流,字體設計者還是必需面對 Windows 這一主流操作系統(tǒng)帶來的技術門檻(點陣或 -inting)。
中文字體在屏幕上變化花樣的余地太小。在同樣十幾個像素見方的空間里,西文字體完成基本的字母顯示任務之余有許多空間可以用于展現(xiàn)風格,但中文字體連最基本的粗體都不容易處理,更不必說在這么小的空間里展現(xiàn)出自己獨特的風格。以 Windows 的點陣字體和糟糕的 ClearType 為甚,但在 Mac OS X 里會好得多。
中文屏幕字體仍然處在「動不得」的時代。人們在太多年內習慣了一兩個屏幕字體(中易宋體等),而不像西方人一樣不斷接觸種種不同的字體,于是對這樣少數(shù)的幾個字體依賴過強。中易宋體的點陣效果太過特殊,連微軟自己都沒有把從中易宋體到微軟雅黑的過渡解決好,導致大量用戶仍然不愿意遷移到新的字體技術。
利益驅動不足。印-字體直接從出版商、設計師、電視媒體等地獲得收入,而屏幕字體向來依賴操作系統(tǒng)的推廣,這個門檻很高,因為操作系統(tǒng)并不需要很多種屏幕字體。盡管最近有了 web font──
但中文字體沒有受到 web font 推動。西文字體最近的為屏幕優(yōu)化的浪潮是由 web font 推動的,涌現(xiàn)了許多剛剛為屏幕優(yōu)化并獲得 -inting 的優(yōu)質印-字體。但中文的 web font 技術還不成熟,盡管 Monotype 旗下的 Fonts 已經(jīng)提供應用專利技術的中文 web font 服務,但它在 Windows 這一最主要的平臺下還是不好用(正文字號下,中文字體沒有點陣或 -inting 的話,在 Windows 里是沒法看的),沒能推動中文 web font 的浪潮,也就沒能促進大家努力去跨越中文屏幕字體的技術門檻。
答案 2:
一周多了,貼出我的理解。下面的答案是根據(jù)很久以前 apple4.us 的-討論組上我的回復進行精簡的。技術-----從1984年蘋果開始普及大眾可用的圖形界面算起,這26年間,相對個人計算機的其他任何部件的進步而言,屏幕分辨率提升的速度可以說是相當緩慢。從最初的麥金塔的 512x342 的單色屏幕,再到現(xiàn)在開始普及的 1920x1080 ,屏幕的總像素才增長不到 12 倍。即便算上彩色 LCD 的三個次像素,增長也不到 36 倍而已。(比較一下,其他主要部件如內存,第一臺麥金塔才 128KB,現(xiàn)在主流配置動輒 GB 計,增長了 4~5 個數(shù)量級。)近年來開始流行的小屏幕移動設備設備又在分辨率上把我們拉回了十幾年。像素密度更是長期徘徊在兩位數(shù),直到近年來才勉強爬過 100 DPI 的關口,離能和紙張媲美的 200 DPI 相去甚遠。 【注:當時我們討論的時候 iP-one 4 還未上市】要在有限的像素矩陣上顯示文字,就要設法合理的分配給每個筆畫適量的像素點。現(xiàn)在主流的網(wǎng)頁上一般使用的正文字號算下來通常在 12~20 個像素這個范圍,也就是說要在最多 20x20 這么大的一個像素矩陣中顯示一個字符。英文的字符數(shù)量少,每個字符筆畫相對簡單,因此可以在這個有限的空間中展示不同的比較優(yōu)化的排布組合,實現(xiàn)不同個性的字體。中文就要相對困難很多,因為中文字符數(shù)量龐大,每個字符的筆畫又很復雜,要在有限的像素矩陣中合理分配給每個筆畫使得可以區(qū)分不同字符是相當困難的。最終的結果就是,相對優(yōu)化的排布組合是很有限的(這還是在忽略很多復雜部件的筆畫細節(jié)的基礎上),小字號下不同中文字體看起來其實大同小異。除非屏幕的像素密度能夠有比較大幅度的提升(短期內不太可能)【注:iP-one 4 出現(xiàn)后這個有很大改觀】,中文字體是不可能在現(xiàn)在這么有限的屏幕空間內有特別大的發(fā)揮。這是物理限制。文化-----事實上大多數(shù)人根本也不在乎字體。他們只要能看清楚文字就行了,對于文字漂亮與否,他們也許從來沒想過。只有極少數(shù)人會「無聊」到研究字體,并且對此吹毛求疵(apple4.us 成員里此類物種所占比例甚高,哈哈哈)。即便是現(xiàn)在,很多人在比較 Windows 和 OS X 的時候可能都沒有留意這兩者在屏幕字體 rendering(@Lawrence Li 說這個不能叫「渲染」,也不知道該怎么翻譯了)上的重要區(qū)別。我第一次親眼見到 OS X 時就被 AAT (Apple Advanced Typograp-y) render 的 Monaco 字體震撼了。到現(xiàn)在我還是為蘋果的字體引擎癡迷不已。想起喬布斯說過:"T-e problem wit- Microsoft is t-ey just -ave no taste. T-ey -ave no taste and I don"t mean t-at in a -all way, I mean t-at in a big way." 也許正如書法是展示一個人品味的重要方法,字體展示了一個公司的品位。上次好像是在 @Lawrence Li 的 Twitter 上看到說國內不少設計院校的畢業(yè)生對字體都很沒感覺。專業(yè)人士尚且如此,普通大眾就更不用說了。體現(xiàn)文化斷層的地方真多……商業(yè)------國外大部分鑄字廠都是靠售賣許可協(xié)議賺錢的。這要是在國內還不得給餓死。隨便一個賣-碟那里四塊錢就可以買來幾百種字體。多花幾十塊錢整套整套的字庫就可以拿回家了。國內二、三線城市基本上你能看到的廣告牌都用了侵權的字體。這樣惡劣的生存環(huán)境是不可能養(yǎng)活那么多獨立的鑄字廠的。也許像 TypeKit 那樣的商業(yè)模式能給國內的鑄字廠帶來一些轉機。不過要在網(wǎng)絡上打擊-和侵權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情。像方正這種大廠也是靠著和它硬件加密過的排版系統(tǒng)搭售字體的方法才能收回字體設計的成本。而且它主要生產(chǎn)印-字體,而非屏幕字體?;ǔ杀救ブ谱髌聊蛔煮w為它賺不到一分錢。華文沒有蘋果和微軟的訂單估計也夠嗆。實際上華文好像是國內唯一提供比較完整的帶 -inting 的中文屏幕字體廠商。微軟的雅黑雖然是方正設計的,但是好像 -inting 是 Monotype 做的。Google 因為 Android 平臺的需要出錢讓 Ascender 開發(fā)了 Droid 字體,里面包含了一套類似于雅黑的漂亮的、帶有 -inting 的中文屏幕字體,最關鍵的是這套字體采用的是 Apac-e 2.0 許可協(xié)議,是為數(shù)不多的可以-的開源的高質量中文屏幕字體之一。不過等人施舍很顯然不是增加中文屏幕字體總量的長遠之計。文泉驛計劃 < wenq.org/ > 倒是展示了另外一種開發(fā)中文屏幕字體的可能???crowdsourcing 發(fā)動龐大的網(wǎng)友隊伍來合力制作開源的中文字體(包括矢量和點陣),并且效果還不錯。我覺得在 Ubuntu 下打開 medium -inting 使用文泉驛正黑的效果已經(jīng)有追上并且超越 OS X 黑體的趨勢了。該項目的其他幾個中文字體也都非常高質量,包括點陣宋體(類似 XP 里面的中易宋體)、點陣正黑、等寬正黑、以及基于 Droid 系列的微米黑等,詳情見此 < wenq.org/?FontGuide > 我強烈建議大家無聊的時候花一點點時間學習一下文泉驛網(wǎng)站的在線字體編輯器(只需要訪問項目網(wǎng)站就可以使用了,無需安裝額外的軟件),并且貢獻自己一點點空余時間添加一些缺少的漢字或者完善一下已有的漢字,因為這或許是中文屏幕字體的唯一希望。答案 3:
懂設計漂亮中文字型的人本來就少。如廖潔蓮老師「一字一生」中書中列出的大師們,如錢震之老師、謝培元老師等均已去世,老一輩的不懂用電腦去造字,或已淡出-;相對年輕的,如柯熾堅老師和齊立老師,均孤掌難鳴。
後學少?,F(xiàn)在網(wǎng)絡上因近來電子排版的興起大家都熱烈討論起字體上來,但就是沒有幾個立心入行,或拜師潛心學藝,這絕對影響中文字體的發(fā)展。
中文字體變化相對少,難及拉丁、日文市場蓬勃。拉丁、假名結構相對簡單,而且靈活、弧線多的結構,可以發(fā)揮、加上風格的地方多;相對漢字,印-、螢幕上的方塊體字空間有限,書法字美觀一流,但可讀性欠奉,而且要造齊2萬字、解決由一至三十多劃結構問題難度極高。傳統(tǒng)黑體宋體,普通人來說,即使字體「發(fā)燒友」,也未必能夠清楚黑體宋體的特色為何。
沒有人肯掏錢買字體。大廠即如方正若不靠告人財政早就出了問題,這點不用多說。
電腦技術問題倒可能不是重點,即如OSX和iOS平臺就已經(jīng)不需要Hinting了。河的上游出了問題,下游的水又怎會清澈呢答案 4:
有待屏幕字體渲染技術的改進吧, 以及更小點距屏幕的普及. 畢竟 Hinting 也是個過渡技術, 做起來甚至比點陣還要麻煩, 對于漢字又無法 AutoHint, 況且 Hinting 也會增大文件體積, 不利于 WebFont.答案 5:
開發(fā)中文字體成本太高?。?!木有人買正版?。。。∮心居校?!答案 6:
早年點陣字體的流行主要是因為屏幕分辨率、存儲空間和CPU運算能力有限,GB2312的16x16未壓縮點陣字庫僅需不到300k和極少的CPU指令就可以顯示。隨著漢卡(帶有字庫和渲染程序的加密外部存儲)的流行,漢字點陣字庫甚至發(fā)展出256x256的分辨率。后來正如其他回答所說,由于缺乏相應的產(chǎn)權保護和盈利模式,單純的字體開發(fā)已經(jīng)難以為繼。答案 7:
其實微軟的雅黑就是為了這個而出的! 最相素EX2,葉根友系列的都不錯,在顯示上都還過得去,但是不可能有apple那么平滑。答案 8:
早些年,微軟不注重中國-市場,之前就沒專門開發(fā)字庫,現(xiàn)在才出的微軟雅黑,而同時-的office里自帶的點陣字體就相當漂亮。國內有開源的文泉驛,需要自己安裝,但個人覺得在品質上沒有一些專業(yè)的商業(yè)公司做的那么到位。答案 9:
文泉驛 微米黑下一篇:金沙玉米怎么做?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Google Maps 在美國或全球的市場份額是多少?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