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受邀題。寂寂游子,登高送目,思古撫今,江天宏空,唯有陳跡,歷歷在目。何處是歸程,唯有煙波浩茫。茫茫不確定中,頓起萬般鄉(xiāng)愁??諘纭⒓帕取⒑裰?,這是我讀崔顥詩時,能體會到的一種感覺,一種時空浩大而個人無所把握無所歸依的意味,也可以說是個人在時空中漂泊的韻味。而李白的詩,單純、明了,送別之際,久久眺望,碧空、孤帆、天際,目送千里,萬事萬物,此時卻歸于對對友人深情送別。李白的此詩,凈化了送別之情,雖有江天遼闊之感,卻把整個情感限制于易把握的單純的悠悠送別之韻中。崔顥的詩,是捉摸不定、難以把握的,對人的思緒觸發(fā),是-的;李白的詩是凝聚的,收斂的,將送別之情表達到了極致。因此是不可比的。雖有傳說,稱李白極為推崇崔顥此詩,可能是他覺得要寫出這種時空感覺太難了。在武漢時,我曾多次陪友人去黃鶴樓,或獨上高樓,極目四望,卻是高樓矗立,萬車奔流,見不到歷歷漢陽樹,也不見萋萋鸚鵡洲,大江之上,江輪嘶鳴,也難有天朗氣清的碧空之時,早已天翻地覆,也不知崔顥,李白如在世,還能不能寫出這樣的詩?另外,崔灝,是“灝”還是“顥”,兩字同音,都有使用,但正規(guī)詩集中,似只見用“顥”的,不知提問者對此有考證沒有?答案 2:
崔詩主要表達的是一種鄉(xiāng)愁,李詩表達的是一種離苦.崔詩黃鶴樓, 飽含著一種對歷史悲涼的一種無奈...總的對比, 崔詩更有韻味. 畢竟是唐詩七律之首.答案 3:
個人見地不同,各有韻味我比較喜歡李白的。答案 4:
李哥的這個趕不上崔哥的。。。。但李哥的通俗易懂,崔哥的稍稍晦澀。答案 5:
雖說是同樣描寫黃鶴樓的詩歌,但是仔細一看,其實李白的詩中,黃鶴樓其實是出現(xiàn)在敘述性詩句中,并非是描寫的對象。可以這樣,吟誦一遍此詩,你頭腦中浮現(xiàn)出的意象最鮮明的應該是現(xiàn)實性的長江,其次是聯(lián)想中的煙花三月的揚州。崔的詩中,黃鶴樓才是抒-感的載體以及對象。比如再讀讀朝辭白帝彩云間,白帝城也是作為是敘述地點出現(xiàn)的,但是由于有后面的彩云間三字,這樣就具有意像性。李的詩歌中,黃鶴樓是敘述性的,并非描寫性的。所以,其實我覺得這個題目在某種程度上是不可取的。就跟兩個美女,一個穿白衣,一個穿黑衣,你說兩個穿白衣的姑娘誰穿的好看?另外,李寫的是絕句,崔寫的是律詩,這兩種詩歌體裁可供發(fā)揮的空間不一樣,律詩是帶著鐐銬跳舞,絕句要寫的出彩,有一種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機智性和美感。我覺得李白覺得崔寫的好,一反面他是寫得真好,另一方面他那時沒讀到杜甫的《登高》吧。答案 6:
拜托,連白哥自己都回答過的問題能不能不要再說了!下一篇:是什么引發(fā)人們的恐懼和焦慮?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一周時間,在南疆玩,起點是喀什,有哪些值得去的地方?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