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答案 1:
石蕊是一種酸堿指示劑,25℃的指示范圍為:pH > 8:藍色;
pH < 5:紅色;
5 < pH < 8:紫色。
其中pH為溶液的pH值,用來度量溶液的酸堿程度。25℃下,中性水溶液的pH值為7,酸性溶液的pH < 7,堿性溶液的pH > 7。不同物質(zhì)水溶液的pH值跟該物質(zhì)的特性、濃度有關(guān)。通常,同種物質(zhì)的濃度越大,酸性/堿性越強。25℃,當二氧化碳分壓為1atm時,飽和的二氧化碳溶液(即飽和碳酸溶液)的pH值為4左右,可以使紫色石蕊變色。值得指出的是,自然狀況下(即空氣狀況下,二氧化碳的分壓僅為0.003atm)飽和二氧化碳溶液的pH值為5.6,不能使紫色石蕊變色。二氧化碳溶于水的過程其實發(fā)生了二氧化碳與水之間的反應,反應生成碳酸,隨著碳酸濃度變大,溶液pH < 5時,石蕊溶液即變成紅色。二氧化碳與水的反應一個可逆反應。在加熱、減壓的情況下,碳酸會分解為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揮發(fā)至空氣中,碳酸濃度減小,酸性減小,直至pH值 > 5時,石蕊溶液又會恢復紫色。事實上,將已經(jīng)變紅的、通入過二氧化碳的石蕊試液暴露在空氣中,紅色也會變成紫色。這是因為在空氣狀況下,pH < 5的碳酸溶液實際是過飽和溶液,二氧化碳會自發(fā)揮發(fā)。下一篇:民政局不愿意-民間慈善組織這扇門呢?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犯罪心理學案例的書有哪些?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