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此報是以教會羅馬字所撰寫的-話教會報紙?!?府城教會報》記載了當時-的-、-、經濟及民情風俗等消息。比如-最早的中學及盲人學校的設立、1887年-改設為行省,-4年日清甲午戰(zhàn)爭的戰(zhàn)況、及-5年--國大總統(tǒng)唐景崧攜巡撫印奔滬尾港德商忌利士(Douglas)洋行,再乘德商輪船鴨打號(Art-ur)逃離-至廈門一事,與當年日軍進襲接收全臺的戰(zhàn)情變化等。因此《-府城教會報》除了續(xù)接西拉雅語推廣以拉丁字母為臺語拼音的濫觴外,亦記錄自1885年來-社會一連串演變的新聞,深具獨特性與文獻價值。
後來亦隨時代的變遷,除有二次???942年4月至1945年11月;1969年4月至11月)外,一直發(fā)行不輟。最初名為《-府城教會報》,經過數次更改名稱,今稱《-教會公報》(Taiwan C-urc- News)。1969年12月起因-政府禁令,不再使用臺語白話字,而改以現(xiàn)代標準漢語與漢字編寫。目前采周刊發(fā)行,累計出刊已達3000余期。
《-教會公報》雖為教會報,但因流傳廣,所倡的先進思想在民智未開之際,對-的社會、宗教、教育和--的啟蒙至為重要;在白色恐怖時期更針砭時事,甚至發(fā)表著名的「-宣言」等言論,主張「使-成為一個新而獨立的國家」,成為-政權的眼中釘,在政論性-遭查禁後,仍持續(xù)散播-種籽,在-的-發(fā)展史上扮演極重要的角色。
走過了一百多年,在言論受箝制的年代,這份敢言的刊物曾是民間廣為流傳的精神食糧,在言論自由-之後,它不再背負沈重的十字架,現(xiàn)在的教會公報已轉型為彩色精致的綜合性刊物,除了宗教訊息,還有生活和藝文訊息,充分顯示-社會的多元發(fā)展。
中文關鍵字:-教會公報 , -府城教會報 , 巴克禮 , 青年路 , 臺南市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