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該班為當時《臺南新報》記者陳渭川(瘦云)和刑事王岳、王水等人,鳩集股資萬金,每股百圓,名為合昌公司,在臺南招募八、九歲至十五、六歲的小童來加以訓練,計有四十余人,贌期七年。并且在臺南市柱仔行街(菜市埔)設置戲館,聘請福州徽班演員華嫩妹、陳淡淡為之教習。八個月後,此班童伶已學會十余出戲,於關(guān)帝支廳(現(xiàn)臺南關(guān)廟鄉(xiāng))之關(guān)帝廟開臺演出,得到數(shù)千觀客熱烈的喝采與喜愛,之後便開始至各地巡演。初期成名的童伶有大花小雷音、花旦小鶯鶯、文武生小荷生、丑角小胡子等人。
小羅天以南部之廟會野臺演出為主,但偶爾也走入戲院做商業(yè)演出,茲以以下幾個報端上的記錄說明之:
1912年(大正元年)9月,該班於臺南市媽祖宮內(nèi)售票演出,後并添聘上海女優(yōu)花旦金鳳英、正旦金月仙、小生金鴻聲等人合演。
1913年(大正2年)4月,該班延請臺南醉仙樓的臺北藝妓小罔市、小愛珠、小金蓮、小匏治、大匏治等人,假臺南「大舞臺」合演《桑田會》、《文昭關(guān)》等戲。
1914年(大正3年)4月,該班在臺南「大舞臺」開演,但適逢臺南市況不佳,加上正值日本皇太后過世國喪期間,因而觀眾不多。
1915年(大正4年)11月,該班與嘉義娛樂園女優(yōu)及上海鴻福班合演於臺南「大舞臺」。
班主陳渭川過世後,由其弟陳洛川接掌班務。不過該班後來因為臺南市況不佳,演戲機會減少,班中戲服、戲具汰換所需經(jīng)費龐大等因素影響,以致入不敷出,到了1916年(大正5年)的時候,已經(jīng)產(chǎn)生無以為繼、瀕臨解散的境況。同年8月,嘉義廳參事林維朝,邀大莆林先後任莊長薛果堂、江文蔚及周傳講等人,各出五百圓,共計兩千圓,向陳洛川承贌該班往赴嘉義開演。隔年2月,該班仍有在嘉義演出的記錄。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