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福祿,本名呂幼亭,日治昭和7年(1932)在鹿港戲院後臺誕生。父親呂建亭於大正15年(1926)與妻子韓大林隨「乾坤大京班」二度到-演出後留臺。-34年(1945)呂福祿到大橋頭「復(fù)興社」投靠大哥,開始在「復(fù)興社」演出,從旗棍仔演到文武小生,曾以《真假韓麗美》與《鐵公雞》和陳守敬「勝利歌劇團(tuán)」的《補(bǔ)-》打?qū)ε_。-43年(1954)在高雄岡山加入「東港華美歌劇團(tuán)」,并與團(tuán)中小旦華美寶結(jié)婚。-49年(1960)7月,呂福祿夫妻透過朋友介紹,轉(zhuǎn)入「臺中劉文和賣藥仔團(tuán)」發(fā)展。-50年(1961)8月,呂福祿夫妻搭演外臺歌仔戲班「亦宛然」。後來加入由拳頭師傅沈飛山主持的賣藥仔團(tuán)。離開「沈飛山賣藥仔團(tuán)」後,進(jìn)入由胡須伯(即陳田木)主持的「福聲園」,生活漸穩(wěn)定。-53年(19-)11月,隨「牡丹桂劇團(tuán)」赴南洋宣慰僑胞,此為呂福祿首次出國演出,前後歷時(shí)一年半。-55年(1966),加入陳剩主持的外臺戲班「新保聲歌劇團(tuán)」,同年并參加「臺視聯(lián)通歌劇團(tuán)」《薛平貴與王寶釧》演出,亦曾加入「正聲天馬歌劇團(tuán)」與「葉青歌劇團(tuán)」等。-57年(1968)離開外臺,專心投入電視歌仔戲的演出。自-80年(1991)起,呂福祿經(jīng)常被邀約參與歌仔戲在現(xiàn)代劇場的演出以及外臺戲的文化場公演。
參考資料
林鶴宜、蔡欣欣《光影?歷史?人物歌仔戲老照片》,宜蘭:國立傳統(tǒng)藝術(shù)中心,2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