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963年10月「陸軍陸光劇團」成立「陸光幼年班」,學生依「陸光勝利」字序排名;1979年改制為「陸光戲劇實驗學?!梗嘤瞬派醵?,包括朱陸豪、胡陸蕙、吳陸君、潘陸琴、李陸俠、儲陸峰、劉陸勳(劉大鵬)、程陸賜、張陸龍、劉陸嫻、王陸瑤、歐陽陸鳳、溫陸華、劉陸云、吳陸森、李光玉、夏光莉、藍光宗、譚光啟、朱勝麗、郭勝芳、汪勝光、李勝平(李小平)、王勝全、楊利娟、陳利昌等。1970年代之後,「小陸光」第一期的學生畢業(yè)後有些加入「陸光國劇隊」,使得全隊的結(jié)構(gòu)改變,之後「復興劇?!巩厴I(yè)的吳興國加入劇團,與「小陸光」的同輩合作,前後約有十年之久。
「陸光國劇隊」直到1991年7月1日解散,因奉命執(zhí)行「國軍政戰(zhàn)員額配合未來十年兵力目標規(guī)畫」精減計畫,而將大隊部及電影部裁撤,而使國劇隊與各軍種劇隊合并,改為隸屬教育部,成立「國光劇團」?!戈懝鈬鴦£牎轨洞巳畮啄曛?,成員雖有變動,但主要成員有旦角張正芬、老生周正榮、花臉馬維勝、武生李環(huán)春、老生楊傳英、小花臉吳劍虹。而花臉張義奎、田炳林、老旦夏玉珊、武生張義鵬、穆成桐等也都是不可或缺的成員。這幾位演員和名琴師王克圖(最後十幾年換為楊根壽、吳明生)、鼓佬侯佑宗帶領(lǐng)的文武場長期合作,不僅舞臺默契佳,且「氣質(zhì)」相近,表現(xiàn)出「敬業(yè)與執(zhí)著」的精神,可以說是「陸光國劇隊」的團隊風格。
不過「陸光國劇隊」的小生很不固定,起初為夏維廉,後來曹復永加入過一段時期,直到最後十幾年才確立為孫麗虹。名青衣秦慧芬最初也曾加入,不久因病退出。期間「干城」解散後徐蓮芝曾一度加入,與張正芬雙旦合作演出《樊江關(guān)》、《棋盤山》等戲,蔚為美談。
而「陸光國劇隊」的代表劇目有《龍鳳閣》,是張正芬、周正榮、馬維勝的「鐵三角」組合。《雙嬌奇緣》、《錘震鎖陽關(guān)》、由《打金枝》改名的《富貴壽考》,申克常新編的《如姬盜兵符》,1968年得到金像獎的《睢陽忠烈》以及《大探二》、《伐東吳》、《法門寺》、《問樵鬧府》等,都是「陸光國劇隊」的代表作。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