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王墨林認為,「國史毫無例外地是為了國家而建構的神話,軍史館其實是國家記憶庫,而那些記憶是可怕的,記憶的背後是一連串的暴力關系?!轨妒菍④娛佛^奸殺高中女生的小兵象徵成暴力的國家機器,而高中女生成了國家機器刀口下手無寸鐵的犧牲品。
整出戲討論的是存有而不自知的一種意識型態(tài),但似乎都為意象的非敘述性表達,因此文本方面較為薄弱。而在視覺上,四個透明櫥窗在燈光下彼此反射,形成一種詭魅、冷酷、似假欲真的幻覺;高中女生身上的血漬,潑灑在純白的衣服上,讓人不忍受暴者是以這種姿態(tài)凋謝;演員演出也盡情用力在肢體、氣力、裸露的表現(xiàn),造成一種強烈的感官感受。在聽覺上,因應這一場殺人事件,運用特殊的音頻設計,現(xiàn)場收音,制造「噪音」,讓人不安也挑戰(zhàn)觀眾的忍耐力。
在演出後,《軍史館殺人事件》在社會上引起不小的反應與回響。尤其對於受害者的親友,認為如此的再現(xiàn),盡管已事過境遷,對於他們來說是一種不受尊重的二度傷害。另外藝評人陳正熙認為,「該劇創(chuàng)作者給了提示,卻不足以引導出對這些問題的有效思考,主要的問題在於隱喻的失落。」
在觀戲的過程中,太多的感官刺激有時等於沒有刺激,可能是因為對於過度重復性的疲乏,亦或是過於感官與恐懼而忽略掉背後引伸的意涵。但不論如何,對話是反思這個社會的第一步,差事劇團的這個作品成功地引起了對話。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