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與「加蚋仔三義軒」(加蚋仔莊 )兩個「三義軒」,兩曲館實際上屬於同一個系統(tǒng),而後者是從前者分出來的社團。
日本時代,萬華區(qū)南邊這邊舊地名原為「加蚋仔莊」(按:萬華鐵路以南至中央市場范圍),過西園橋那邊屬於艋舺。當時加蚋仔莊的人就是去「艋舺三義軒」學北管。到了日治末期,因為日本政府當局禁止民間出陣迎神等活動,所以館里一切活動都停止。到光復後,由於加蚋仔這邊屬於「三義軒」的人先開始有活動,當時「艋舺三義軒」尚未有活動,因此加蚋仔自己便以「加蚋仔三義軒」之名各行活動。
當時,一些原屬「艋舺三義軒」的老前輩也都來「加蚋仔三義軒」幫忙。後來,艋舺「三義軒」才又開始活動,因此,兩方分別以「加蚋仔三義軒二組」和「艋舺三義軒一組」名義出陣、演戲。後來,政府提倡節(jié)約、統(tǒng)一拜拜後,社團活動減少,漸漸的幾乎沒有活動。大約1980年代,加蚋仔三義軒有當年臺灣光復後還上棚演過戲的楊朝龍等人再度出來重整,但艋舺「三義軒」已經沒人組織經營,因此,加蚋仔「三義軒」便以「臺北三義軒」的名義出陣活動,楊朝龍先生曾任軒長,目前,三義軒掌理者為蔡弈祿先生。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