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597年,福建沿海遭倭寇之患,沈有容復出,任福建海壇把總,以單舟夜襲并擄其首領,是為聞名於閩海的第一役;1600年移鎮(zhèn)福建浯嶼,不久調任石湖鎮(zhèn)欽依把總。
1602年11月,受命籌謀討倭事宜,隨即加緊戰(zhàn)備、戰(zhàn)技的訓練,并招募漁民至東番(今臺灣),實地繪圖而歸,得知今嘉義至屏東一帶沿海均有小島可停泊,即使深冬亦可進出;乃於12月上旬,率領船隊21艘,夜襲東番島上之倭人,焚毀倭船,斬首15人,俘虜370余人,閩海倭患暫平。
荷蘭於1602年成立聯(lián)合東印度公司,并派遣韋麻郎(Wybrant van Waerwyk)來亞洲開拓市場;1604年韋麻郎率艦東來,謀與明朝通商,中途遇風而抵澎湖;當時澎湖汛兵已撤,荷艦遂於澎湖伐木筑舍,作長久據(jù)守之計,沈有容以數(shù)十艘兵船部署海上,自己單獨搭船登陸澎湖,勸退韋麻郎;事後,時人於媽宮(今馬公)立「沈有容諭退紅毛番碑」,以志其功。
沈有容諭退韋麻郎,關鍵因素有三:(一)交涉前已有軍事準備,當時荷蘭船只只有3艘,無法硬取澎湖;(二)曾有夜襲東番倭船的戰(zhàn)績,讓荷蘭人有所顧忌;(三)最後發(fā)生作用的是雙方的協(xié)議:明朝雖不許澎湖作為互市之地,但可提供軍用物資相助,在中國版圖之外另覓可泊之港,和議有利於韋麻郎。
由於一連串的海上功勳,1606年被拔擢為浙江都司僉書,後又從浙江游擊遷溫處參將。1616年海上倭患及盜患再起,在福建巡撫黃承玄力邀下,出任定海參將;1617年,有倭寇出沒於東沙,沈有容以計擒69名倭寇,論功暫代副將。1618年重新規(guī)劃浙海防務,招安數(shù)股海盜,強化防務。
1619年明朝在東北遭楊鎬喪師之敗,1620年沈有容以65歲高齡升任登萊總兵。雖竭盡心血,但力有不逮;1624年以年老乞歸,1628年(崇禎元年)卒,贈都督同知。
中文關鍵字:陳第 , 東番 , 韋麻郎
英文關鍵字Chen di , the eastern barbarians , Wybrant van Waerwyk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