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新瀉縣人。1927年東京帝國大學法學院畢業(yè)。1929年受臺灣總督府初代文教局局長石黑英彥、臺北帝國大學初代校長幣原坦博士之托,4月26日來臺任宗教調(diào)查主任,負責調(diào)查臺灣的宗教,而其助手則是甫自日本留學歸臺的李添春。1930年升任臺北帝大副教授,後兼任附屬農(nóng)專的教授。1939年轉(zhuǎn)至日本文部省國民精神文化研究所任職,1943年11月再轉(zhuǎn)任文部省直轄教學鏈成所鏈成官。1961年12月以論文〈未開社會法成立〉取得京都大學法學博士的學位,之後歷任福岡大學法學研究科教授、亞細亞大學法學部教授。著作有《臺灣?宗教》、《臺灣本島人?宗教》、《民族信仰?中心???──東亞法秩序序說》、《法學序說》、《農(nóng)業(yè)法律講義》等。在臺灣十年間(1929~1939)以調(diào)查移自福建、廣東人的信仰為主,但也把觸角延伸到滿洲的奉天、吉林、新京和參酌河北人、汕頭人的實際傳聞,想藉此建立東亞法秩序論的組織。對臺灣的宗教,稱之為「宗教的寶庫」,且歸納出如下幾點特色:(1)統(tǒng)一神(玉皇上帝)的信仰;(2)祭祀中心的宗教;(3)祖先信仰的宗教;(4)現(xiàn)世利益的宗教。
參考資料
〔★增田福太郎,《民族信仰?中心???》,1932〕〔→李添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