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價值連城」。見「價值連城」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價值連城」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妒酚洠戆艘唬H藺相如列傳》1>趙惠文王2>時,得楚和氏璧3>。秦昭王4>聞之,使人遺趙王書,愿以十五城請易璧。趙王與大將軍廉頗諸大臣謀: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未得?;抡吡羁娰t曰:「臣舍人藺相如可使?!埂w王於是遂遣相如奉璧西入秦。秦王坐章臺見相如,相如奉璧奏秦王。秦王大喜,傳以示美人及左右,左右皆呼-。相如視秦王無意償趙城,乃前曰:「璧有瑕,請指示王?!埂嗳绯制滂淀?,欲以擊柱。秦王恐其破璧,乃辭謝固請,召有司案圖,指從此以往十五都予趙。相如度秦王特以詐詳為予趙城,實不可得,乃謂秦王曰:「和氏璧,天下所共傳寶也,趙王恐,不敢不獻(xiàn)。趙王送璧時,齋戒五日,今大王亦宜齋戒五日,設(shè)九賓於廷,臣乃敢上璧。」秦王度之,終不可強奪,遂許齋五日,舍相如廣成傳。相如度秦王雖齋,決負(fù)約不償城,乃使其從者衣褐,懷其璧,從徑道亡,歸璧于趙。……左右或欲引相如去,秦王因曰:「今殺相如,終不能得璧也,而絕秦趙之驩,不如因而厚遇之,使歸趙,趙王豈以一璧之故欺秦邪!」卒廷見相如,畢禮而歸之。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
〔注解〕(1)典故或見於《尹文子.大道上》。(2)趙惠文王:?~西元前266,戰(zhàn)國時趙國君,名何。任用廉頗、趙奢為將,藺相如為上卿,均有功績國賴以安。(3)和氏璧:根據(jù)《韓非子.和氏》篇的記載,戰(zhàn)國時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一璞玉,曾獻(xiàn)於楚厲王和武王,皆因被監(jiān)定為石頭,先後被砍去左、右足。至文王即位,得知卞和抱璞痛哭於荊山下,遂命玉工理其璞,制成寶璧,命名為「和氏璧」。(4)秦昭王:即秦昭襄王。名稷,戰(zhàn)國時秦國君,生卒年不詳。在位時用范雎采遠(yuǎn)交近攻之策,向東擴展,國勢強盛。然於和氏璧事件與澠池之會,皆受挫於趙藺相如。
〔參考資料〕《尹文子.大道上》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寶玉徑尺,弗知其玉也。以告鄰人,鄰人陰欲圖之。謂之曰:「怪石也。畜之,弗利其家,弗如一復(fù)之?!固锔鸽m疑,猶錄以歸,置于廡下。其夜玉明,光照一室,田父稱家大怖。復(fù)以告鄰人,曰:「此怪之徵,遄棄,殃可銷?!褂谑清岫鴹売谶h(yuǎn)野。鄰人無何,盜之以獻(xiàn)魏王。魏王召玉工相之,玉工望之,再拜而立,敢賀曰:「王得此天下之寶,臣未嘗見。」王問價?玉工曰:「此玉無價以當(dāng)之,五城之都,僅可一觀。」魏王立賜獻(xiàn)玉者千金,長食上大夫祿。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價值連城」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根據(jù)《韓非子.和氏》記載,楚人卞和自楚國山中得到一塊玉璞,奉獻(xiàn)給楚厲王,經(jīng)玉工監(jiān)定為普通的石頭,厲王以為卞和騙他,於是砍去卞和的左腳。厲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獻(xiàn)上玉璞,結(jié)果玉璞仍然被監(jiān)定為石頭,卞和又被砍去右腳。到了文王即位,卞和抱著玉璞在荊山下大哭三天三夜,哭得淚盡泣血,文王得知這件事,命玉工把玉璞剖開,得到一塊寶玉,於是將它琢磨成璧,命名為「和氏璧」。後來這璧被戰(zhàn)國趙惠文王輾轉(zhuǎn)得到,秦昭襄王聞知此事,就派使者送信給趙惠文王,表示愿意以十五座城池?fù)Q他的和氏璧。因為這十五座城區(qū)當(dāng)是相連,所以後來這個故事被濃縮成「價值連城」,用來形容物品十分珍貴。
Jia Bi Lian C-eng
下一篇:色舞眉飛的意思 色舞眉飛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自宵達(dá)旦的意思 自宵達(dá)旦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