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不倫不類的意思◥
「不倫不類」有兩種解,一是不合道理、法式,二是不像樣。語本唐.劉知幾《史通.卷一六.雜說上》。後用「不倫不類」形容事物不成體統(tǒng)?!鳌覆蝗凰摹?p>
◣不倫不類的典故來源◥
唐.劉知幾《史通.卷一六.雜說上》《公羊》云:「許世子止弒其君。」「曷為加弒?譏子道之不盡也?!蛊浯我蜓詷氛哟褐暭玻悦髟S世子之得罪。尋子春孝道,義感神明,固以方駕曾、閔,連蹤丁、郭。茍事親不逮樂正,便以弒逆加名,斯亦擬失其流,責非其罪。蓋公羊、樂正,俱出孔父門人,思欲更相引重,曲加談述。所以樂正1>行事,無理輒書,致使編次不倫2>,比喻非類,言之可為嗤怪3>也。
〔注解〕(1)樂正:樂正子春,春秋人,生卒年不詳。曾子弟子,事親至孝。(2)不倫:不合道理,不像樣。(3)嗤怪:可笑而奇怪。嗤,音ㄔ,譏笑。
◣不倫不類是誰的典故 不倫不類典故解析◥
《公羊傳》是春秋三傳之一,舊題為子夏弟子公羊高所撰,是專為解釋孔子的《春秋》所作的,後世有許多學者為之注疏訓詁,其中所記載的內容亦經(jīng)常被文人加以引用討論。在《春秋.昭公十九年》中有「許世子止弒其君實」這樣的記載,當時許悼公得了瘧疾,喝了太子許止所進的藥之後就死了。關於這個「弒」字的解釋,各家說法不一,有的人認為進藥本是醫(yī)官的職責,太子親自進藥必別有居心;另一派人則認為瘧疾不是絕癥,治瘧疾的藥也不會致人於死,太子所進的藥必有問題,所以才說是太子弒父。而《公羊傳》解釋這段-時,卻認為孔子用「弒」字,是要譏諷太子許止沒有盡到孝道,并且舉出樂正子春事奉生病父親的例子做為佐證。劉知幾對此十分不以為然,他認為樂正子春的孝行足為楷模,許悼公死於-謀殺也是事實,怎麼會是因為太子許止沒有樂正子春孝順,就被冠以「弒君」的罪名呢?劉知幾認為公羊高是為了彰顯同是孔子門人的樂正子春的德行,所以扭曲事實加以解說,例子舉得不對,罪名也定得太過牽強,沒有達到原本彰顯樂正子春孝行的用意,反而變得十分可笑。後來「不倫不類」這句成語,就從劉知幾《史通》中的「編次不倫,比喻非類」演變成,用來形容事物不成體統(tǒng)。
Bu Lun Bu Lei
下一篇:-蛇尾的意思 -蛇尾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天經(jīng)地義的意思 天經(jīng)地義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