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意思◥
義參「不寒而栗」。見「不寒而栗」條。
◣典故來源◥
此處所列為「不寒而栗」之典故來源,提供參考。
《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義縱》義縱自河內(nèi)遷為南陽太守,聞寧成家居南陽,及縱至關(guān),寧成側(cè)行送迎,然縱氣盛,弗為禮。至郡,遂案寧氏,盡破碎其家。成坐有罪,及孔、暴之屬皆(奔)亡,南陽吏民重足一跡。而平氏朱強、杜衍、杜周為縱牙爪之吏,任用,遷為廷史。軍數(shù)出定襄1>,定襄吏民亂敗,於是徙縱2>為定襄太守??v至,掩3>定襄獄中重罪輕系4>二百余人,及賓客昆弟私入相視亦二百余人??v一捕鞠5>,曰「為死罪解脫」6>。是日皆報殺7>四百余人。其後郡中不寒而栗,猾民8>佐吏為治。
〔注解〕(1)軍數(shù)出定襄:指定襄歷經(jīng)幾次兵禍。數(shù),音ㄕㄨㄛˋ,屢次。(2)義縱:?~西元前117,西漢河?xùn)|人。漢武帝時,其姊治瘉后病,縱遂獲官職。為官直法行治,嚴刑峻罰,不避貴戚。後因事犯武帝,被處死。(3)掩:拘捕。(4)重罪輕系:重罪輕判。(5)鞠:同「鞫」,審問。(6)「為死罪解脫」:漢制,為囚犯私解刑具者,與其同罪。義縱將探監(jiān)者視為欲脫囚罪,故全判死罪。(7)報殺:論處死刑。(8)猾民:奸刁的人。
◣典故說明◥
此處所列為「不寒而栗」之典故說明,提供參考。
「不寒而栗」原作「不寒而栗」。據(jù)《史記.卷一二二.酷吏列傳.義縱》載,義縱是西漢武帝時的一個官吏,他執(zhí)法嚴厲,殺人無數(shù),被司馬遷列為「酷吏」。義縱的姊姊是個醫(yī)生,她治好了太后的病,得到太后的寵幸,義縱也從此踏上仕途。因為義縱執(zhí)法不講情面,替朝廷鏟除了不少地方勢力,所以獲得賞識,官運一帆風(fēng)順。義縱擔(dān)任南陽太守時,都尉寧成掌握關(guān)稅大權(quán),所以為所欲為,沒人敢得罪他。義縱知道寧成的惡行後,就決定從此人開始好好整治南陽。寧成也知道義縱的手段強硬,不想得罪他,於是在義縱上任之時,帶領(lǐng)眾人在路旁恭敬地迎接。義縱知道寧成只是想要拉攏自己,就對他不理不睬。上任之後,義縱著手收集寧成犯罪的證據(jù),逮捕寧成,將他家的人全部殺掉,財產(chǎn)也充公,致使當(dāng)?shù)氐膬纱蟾缓揽资虾捅┦希ε伦约旱淖镄幸脖涣x縱揭發(fā),嚇得搬離了南陽。後來義縱又升為定襄太守。該地治安不好,所以義縱一到定襄,先將牢中兩百多名囚犯改判死刑,又將曾前往探監(jiān)的親友也抓起來,說這些人企圖為犯人開脫,全部處死,一天之內(nèi)就處死了四百多人。定襄的人民聽到了這個消息後,即使天氣并不冷,竟都害怕得發(fā)抖起來。後來「不寒而栗」這句成語就從這里演變而出,用來形容內(nèi)心恐懼極至。
Bu Han Er Zuo
下一篇:不識丁的意思 不識丁的典故 下一篇 【方向鍵 ( → )下一篇】
上一篇:巧逾造化的意思 巧逾造化的典故 上一篇 【方向鍵 ( ← )上一篇】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