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天文現(xiàn)象是天體到了某個特定位置(客觀上的位置)或狀態(tài)而造成的特殊現(xiàn)象。以下是天文學中的沖、凌、掩、合的解釋:
沖:以地球為中心,行星運行到與太陽相反方向(嚴格定義為黃經相差180度)時,此時日落后行星即東升,行星落至地平線時就是日出,故整晚可見該天體,若沖日的為行星或小行星時,也是行星最亮和最適合觀測的時候。 凌:掩蔽者較被掩者的視面積要大,若相反者則稱為“凌”(Transits),如水星凌日、金星凌日,“凌”有以小欺大的意思。 掩:從地面上看,月球和行星在天上遨游,有時會短時間遮擋住固定在天體背景上的某些恒星,這就是掩星現(xiàn)象。掩星:多為月掩恒星、行星掩恒星、小行星掩恒星、行星掩其衛(wèi)星等;罕見的有月掩行星、行星掩行星、彗星掩恒星等,日、月食也是掩星的一種。 合:天體視位置跟太陽為同一方向,此時天體與太陽同升落,受太陽影響不能見到該天體。每一個月(恒星月)月亮就幾乎會和每一個天體合一次。 補充突發(fā)而不能預計的天象:如行星表面的異象(如火星沙塵暴、木星云帶變化、土星白斑)、火流星、新星、超新星、極光、黃道光、對日照甚至彗星撞木星、流星撞擊月面。? 月亮:是個直徑約半度的天體, 在天上自西向東運動,平均以每天13度的速率在星空穿行,用27天多的時間周天1圈。 彗星:是在扁長軌道(極少數(shù)在近圓軌道)上繞太陽運行的一種質量較小的云霧狀小天體。彗星的軌道有橢圓、拋物線、雙曲線三種。橢圓軌道的彗星又叫周期彗星,另兩種軌道的又叫非周期彗星。周期彗星又分為短周期彗星和長周期彗星。宇宙中彗星的數(shù)量極大,但目前觀測到的僅約有1600顆。 流星:在太陽系中,除了九大行星和它們的衛(wèi)星之外,還有彗星、小行星以及一些更小的天體。小天體的體積雖小,但它們和九大行星一樣,圍繞太陽公轉。如果它們有機會經過地球附近,就有可能以每秒幾十公里的速度闖入地球大氣層,其上面的物質由于與地球大氣發(fā)生劇烈摩擦,巨大的動能轉化為熱能,引起物質電離,發(fā)出耀眼的光芒,這就是我們經常看到的流星。 流星雨:是一種成群的流星,看起來像是從夜空中的一點迸發(fā)、并-下來的特殊天象。這一點或一小塊天區(qū)叫做流星雨的輻射點。為區(qū)別來自不同方向的流星雨,通常以流星雨輻射點所在天區(qū)的星座給流星雨命名。例如每年11月17日前后出現(xiàn)的流星雨輻射點在獅子座中,就被命名為獅子座流星雨,另外還有寶瓶座流星雨、獵戶座流星雨、英仙座流星雨等。 提醒日暈、月暈、彩虹等這些由大氣或相關大氣衍生的現(xiàn)象不算是天文現(xiàn)象。而1999年,有-和中國內地傳媒把黃昏看到的飛機以尾跡誤當作為異常明亮的彗星。 金星凌日下次將發(fā)生在2012年6月9日,水星凌日下次將發(fā)生在2016年11月8日(中國境內無法看到)。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