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你吃過枇杷嗎?不是那種出現在國畫中的演奏樂器-琵琶喔,而是水果的那種枇杷。而「山枇杷」其實就是「枇杷」,只是生長在野外未經過人為育種選擇,所以果實沒那麼大、那麼甜罷了。它有著討喜的水滴型、金-的外表,披著毛茸茸的果皮,吃起來香甜多汁,中間有1或多不等的黑色大-,不但在野外鳥獸喜歡吃,愛吃它的人也不在少數。
「什麼!你說你有聽過,但沒吃過!」不過這也難怪,這種好吃的水果相當嬌珍,
一年就結一次果不說,果期也短,常出現在市場一至兩周就又消失了;植株偏好高溫、高濕、陽光充足的環(huán)境,適合它種植的區(qū)域受限,產量自然有限,所以不像其他水果普及常見。-就屬臺中縣的太平市栽植面積最大,大約在每年3月果實成熟的時節(jié),一眼望去大片閃耀若黃金的枇杷成串高掛樹梢,是種以難言喻的美。
雖說枇杷相當珍貴少見,但托電視廣告之福,大家就算沒見過枇杷也應該知道有”X○X○川味枇杷膏”吧,而枇杷有顧喉潤肺的功效也為大眾所周知。可是說出來也許你會吃驚,那就是枇杷是種有毒植物,-和葉都有毒,毒性不強但食後仍會出現頭暈、嘔心、惡吐和腹瀉等癥狀,大量食入甚至會有呼吸困難及昏迷的危險。不過各位大可放心,食用的果肉絕對沒毒,而且-大又苦,正常人是不會想吃下去的,但還是提醒家長:幼兒在吃枇杷時,要多留心可別讓他連-一起吞下去了。
在-島,枇杷就這一屬一種,中、低海拔森林中可見,其葉大型,長13-25cm,寬4-5.5cm,成長橢圓或橢圓形,葉緣有粗鋸齒,質感硬,油亮革質;葉片叢生,幼莖被紅褐色毛,幼葉和老葉都會成紅色,在野外遠遠地就可以辨認出來喔。
<<山枇杷小檔案>>
學名:Eriobotrya deflexa (薔薇科 枇杷屬)
中名:山枇杷
別名;-枇杷、恒春山枇杷
分類特徵:
常綠喬木。單葉,革質,粗鋸齒緣,兩面光滑,側脈平行而直達葉緣鋸齒;托葉披針形?;ò?,成頂生圓錐花序,被銹色絨毛。;萼片 5 ,宿存;花瓣片 5 ,先端凹入;雄蕊約20;子房下位,被毛,花柱2-5,離生。梨果,橢圓形或球形。
分布及生育地環(huán)境:全島低、中海拔闊葉林中。
備注:特有種。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