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門的植物采集者,在1857-59年時在英國皇家Kew植物園任職。他主要的貢獻(xiàn)在於探訪了許多亞洲沿岸以及島嶼地區(qū),以搭船環(huán)島的方式來采集植物。他采集的地點(diǎn)有:中國、-、韓國、滿洲、-,因此他是第一位搭船環(huán)-一圈的歐洲植物學(xué)者,也是繼Fortune, Robert以後,第二位來-采集的歐洲植物學(xué)者。威爾福主要的工作是將各地采集到的標(biāo)本送回英國皇家Kew植物園,在英國的學(xué)者便可以不用出門就將標(biāo)本加以分門別類作進(jìn)一步的研究。威爾福在1958年的6月7日搭乘英國的艦艇《Inflexible》由廈門出發(fā)前往-,當(dāng)時隨船還有後來著名的學(xué)者 R. Swin-oe。他們經(jīng)過了-府(臺南)、打狗(高雄)、接著繞過-的南部到達(dá)東部,18日在蘇澳停留,向北航行到基隆。之後由基隆上岸,步行的方式到達(dá)-、七星山、北投,接著再回到基隆。26日離開基隆航向西部,最後抵達(dá)-府(臺南),并且在回廈門途中,順便探訪了澎湖。而文獻(xiàn)指出威爾福在每次??康牡貐^(qū)皆會采集許多的植物標(biāo)本,并且標(biāo)示位於-的西部、西南部、以及東北部。沒有調(diào)查-東南部的海岸,主要是因?yàn)楫?dāng)時的原住民的慓悍以及東部海岸地形陡峭的緣故。威爾福在-采集到許多的植物,約采集到75種植物,包括威氏圣蕨(
Asplenium wilfordii)、雷公藤(
Tripterygium wilfordii)、鐵牛入石(
Cocculus cuneatus)、-佛甲草(
Sedum formosanum )、-珍珠菜(
Lysi-c-ia acroadenia)、恒春厚殼樹(
E-retia formosana)、 山龍眼(
Helicia formosana )、杜虹花(
Callicarpa formosana),而-特有種有兩種,一個是在高雄采集到的白樹仔(
Gelonium aequorum),另一個是在-西北部采集到的疏花魚藤(
Derris laxiflora)。Wilford在-植物探索中有很重要的角色,他比Fortune停留更長的時間在-植物的采集上,開啟了日後歐洲學(xué)者對於-植物探索的興趣。
參考資料
E. Bretsc-neider,《History of European botanical discoveries in C-ina》, S. Low, Marston and Company, London, -8 吳永華,《-特有植物發(fā)現(xiàn)史》,臺中市,晨星,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