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科名:蓼科(Polygonaceae)蓼屬(Polygonum)
別名:辣蓼
水蓼為-原生種植物,亦分布於中國各地、韓國、-、印尼、歐洲及北美洲。在-,水蓼則多分布在中、北部及東北部的平地至山區(qū),如宜蘭冬山、臺中龍井及花蓮富里,在南部比較少見,主要生長在沼澤、水邊和山谷濕地等淺水澤中,但卻不常見。
水蓼為一年生挺水性草本植物,植株高20~80公分,植物體全株偏向綠色,莖下部伏地,上部直立生長,多分枝,為紫紅色,光滑-,節(jié)常膨大,近基部常具紅圈,且具須根。
單葉,互生,葉披針形或卵狀披針形,長4~9公分,寬0.6~1.5公分,頂端漸尖,基部楔形至狹楔形,兩面均具腺體,為褐色小點,兩面亦不具綿毛,僅葉脈覆蓋粗糙伏毛,葉全緣,并具緣毛;葉柄短,長0.2~0.5公分,上面均有腺狀的小點,有時-;托葉癒合成托葉鞘,托葉鞘為管狀,全緣,膜質(zhì),頂端截形,被糙伏毛或腺體,邊緣被緣毛。
因葉片具有辛辣味,所以水蓼又稱是「辣蓼」,而是古時食品調(diào)味料中的五辛之一,即蓼、蒜、蔥韭、芥。
穗狀花序,頂生,具花梗,下垂;花序上的花小,數(shù)朵簇生頂端,下部花則間斷不連續(xù)地稀疏生長,淡綠或是白綠色;花苞3~5枚,排列疏松具間隔或略相連接;花被片5枚,基部癒合,白色或淡紅色,具黃褐色腺點,脈先端直線分叉,不呈倒鉤狀,結(jié)果時常宿存;雄蕊5枚;全年開花。果實為瘦果,包於宿存花被內(nèi),卵形,長0.2~0.3公分,具-,黑色,密被褐色腺點。
蓼科(Polygonaceae)的水生種類主要分布於廣義的蓼屬(Polygonum)及部份的羊蹄(或稱酸膜)屬(Rumex)植物?!?
中文關(guān)鍵字:辣蓼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