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shí)詞典網(wǎng) , 一個(gè)專業(yè)的常識(shí)知識(shí)學(xué)習(xí)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科名:莎草科(Cyperaceae)飄拂草屬(Fimbristylis)
別名:飄拂草、日照飄拂草、水蝨草、蝨篦草,芝麻關(guān)草,蓖帚草、鵝草
水虱草原產(chǎn)地為-,其分布於全臺(tái),多生長於溪邊、沼澤,是-水田、濕地淺水中常見的雜草之一,是農(nóng)夫眼中極討厭的雜草之一。水虱草更和稗、尖瓣花、鱧腸、水莧菜等水生植物,被視為亞洲的常見害草。
水虱草在中藥上,因味甘淡、性涼,可以治療暑熱、少尿、尿赤,緩和胃腸炎癥狀,對(duì)感冒頭痛也有幫助;又全株具有特殊香氣,可采摘其嫩葉炒食或煮湯。
水虱草為一年生或多年生的草本植物,稈叢生,密集,稈高10~60公分,通常四棱,即橫截面呈四角形,稈面平滑,綠色,不分節(jié)。葉由基部生長出,生長發(fā)達(dá)呈叢生狀,葉線形,兩側(cè)壓扁狀,葉身長10~15公分,寬0.1~0.4公分,紙質(zhì);不具葉舌;下部葉芽鱗狀。
總花序?yàn)閺?fù)繖狀排列,花序非常小?,因花序猶如虱-而有「水虱草」之名,其總苞片呈葉狀線形;小穗多數(shù),具多數(shù)可孕小花,程卵圓形至近圓形,長0.15~0.05公分,先端圓鈍,黃褐色至深褐色;小穗軸的花序呈鱗片螺旋狀排列,鱗片長0.1~0.12公分;雄蕊1至2枚;花柱為三角柱形,柱頭3叉;花期在六至十一月。瘦果為寬倒卵形,長0.07~0.1公分,淡-,橫截面三角形,花果并存。
水虱草為莎草科(Cyperaceae)飄拂草屬(Fimbristylis)的植物,具有另一相似的變種,小泉氏飄拂草(Fimbristylis littoralis Gaud var. koidzumiana (O-wi) T. Koya- ),其稈身較粗糙,花序鱗片也較長(0.35~0.6公分),但只分布在中北部水田旁。
?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