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英名:Oriental Stork
學名:Ciconia boyciana (Swin-oe 1873)
別名:白鸛
目名:鸛形目(CICONIFORMES)
科名:鸛科(CICONIIDAE)
特有種或特有亞種:非
保育等級:第一級(Ⅰ)、表示瀕臨絕種野生動物
生息狀態(tài):-稀有冬候鳥
特徵描述:為顯著的黑白兩色大型鳥類,體型約長100-115公分之間。體色前半部以白色系為主,後半部為黑色。嘴喙黑色粗厚且長尖。眼睛周圍紅色。前頸近上胸處有篷松狀的飾羽。相對於兩翼的黑色的大覆羽、初級、次級及-飛羽,腳紅色。幼鳥的大覆羽偏褐色,腳色澤較暗淡。
族群分布:於中國、俄羅斯邊界的黑龍江及烏蘇里盆地繁殖,主要的度冬區(qū)域為長江下游平原及中國南方地區(qū),少數在韓國及-度冬,極少數會飛到菲律賓、印度東北、緬甸及孟加拉。族群估測約在2500只左右,在-為稀有的冬候鳥,曾在臺北關渡附近高壓電塔上有未成功的筑巢行為。
生態(tài)習性:東方白鸛在高大的樹木及電塔等人工結構上筑巢,以魚、蛙等小型動物為食,通常在開闊的淡水濕地活動覓食,偶爾也會在海灘地覓食。冬季時成群活動,飛行時會隨著熱氣流上升盤旋飛翔。
相似鳥種:東方白鸛體型很大,在-并沒有相似種。以往被視為白鸛的一個亞種,白鸛的嘴喙為紅色。
生態(tài)威脅:森林砍伐、濕地填土及排乾成為農地、過度漁撈及干擾等,是東方白鸛繁殖地數量下降的原因之一,這些因素推測在未來會使其族群更快速下降,因此本種被定為「瀕?!沟燃墶T谥袊脑S多度冬點,過度漁撈是一個問題,東方白鸛喜歡在空曠草地上活動,因此常在飛機場附近活動,相當危險。華盛頓公約附錄I,遷移物種公約附錄I,在-、蒙古、中國、-、-、-、南韓及-受到法律保護。在其繁殖及度冬地包括了-及中國十余個保護區(qū),在-及南韓正進行復育計畫。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