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科名:水虌科(Hydroc-aripaceae)苦草屬(Vallisneria)
別名:苦草、韭菜草、小水藍
旋葉苦草一般稱「苦草」,分布於-、韓國及-。在-,旋葉苦草常見於全臺平地至山區(qū)之流動的溝渠中,又以雌株最為常見,因具有走莖可以迅速繁殖,常形成由單一個體營養(yǎng)繁殖而成的族群。不過,-目前溝渠中生長的苦草是否為原生,卻難以判斷,因在1970年代,水草商引進了不少的苦草,至於野外的苦草是由栽培場或民眾丟棄所逸出,加上早期的采集樣本資料不齊,更是無法判斷。
旋葉苦草因植株外形優(yōu)雅,在水中的姿態(tài)非常好看,頗具觀賞價質,現(xiàn)多被栽植在水池中,栽種時池底需有適量的土壤,好使根部固著住。另,其葉片具單寧,而有苦澀的味道,也被制造成染料,或供醫(yī)藥用。
旋葉苦草為多年生沉水系草本植物,根固著於泥土中,具地下匍匐走莖,可以迅速繁殖,而成一大片族群。葉由基部抱莖叢生,帶狀線形,長10~50公分,寬0.5~1公分,前端微尖,邊緣具細齒,葉片薄。因其外形很像韭菜,也被稱作是「韭菜草」。
花單性。雄花佛焰苞卵形,扁平,具短花梗,1~2公分,佛焰苞內含有多數(shù)的雄花;成熟時,佛焰苞頂端開裂,雄花將脫離而浮於水面,主要是藉反卷的萼片和花瓣,使花朵漂浮在水面上。雌花腋生,佛焰苞管狀,花柄線形,螺盤狀盤旋,長可達50公分,花開於水面上,苞片2枚,紅褐色,萼片3枚,綠色,雌蕊柱頭三出,紫紅色,有退化雄蕊3枚,絲狀,藉水力授粉;授精後,螺旋狀的花梗收縮,將花朵沉入水中。
果實會在水中成熟,但-不易發(fā)育,故野外常見的都是雌株,栽種繁殖上也都直接取其幼小植株。
水虌科(Hydroc-aripaceae)植物全為水生,在世界上有15屬約80~100種,主要分布於溫帶和熱帶。-原生者至少有7屬11種,有泰來藻屬(T-alassia)、鹽藻屬(Halop-ila)簀藻屬(Blyxa)、水王孫屬(Hydrilla)、水鱉屬(Hydroc-aris)、水車前屬(Ottelia)及苦草屬(Vallisneria),而泰來藻屬和鹽藻屬為生長於海水的植物,其他都為淡水植物。
?
中文關鍵字:苦草 , 韭菜草 , 小水藍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