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在月眉橋還未建筑之前,杉林鄉(xiāng)民要橫渡楠梓仙溪,只有靠竹筏為交通工具,到了乾旱季節(jié),會用簡單的工具搭起俗稱「水底橋」的臨時橋,但到雨季這個橋會被大水沖走。於是在日治時期的昭和七年(西元1932年),由洲郡當局調撥州費一千圓,補助工程費九千圓,先架設吊橋。之後監(jiān)于此橋日漸重要,州政府特由國庫補助投入工程款十五萬圓,以及由當時種植很多香蕉的吳萬先生及相關村里捐獻一萬五千圓,另外一萬圓由-石油有限公司負擔,建架近代橋梁。昭和九年及十年兩年持續(xù)規(guī)畫進行;昭和十年二月動工,即昭和十一年三月陸續(xù)竣工。新橋為鋼筋水泥造,橋寬五公尺,長二百三十公尺何謂堅固美觀、切合理想及時代需求,是當時東南亞最大的水泥鋼筋的現代化橋梁,從橋上俯視彎彎流過的楠梓仙溪,兩岸稻浪以及蓊郁的香蕉林,加上清澈的溪水,景觀非常迷人。而其造型美觀更曾名噪一時,杉林鄉(xiāng)民為紀念這件地方美談,特別豎立一座紀念碑,紀念碑附近的部落也因這塊碑石而得名,就叫做「紀念碑」。?
?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