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1626年5月,以菲律賓馬尼拉(Manila)為其東亞殖民統(tǒng)治中心的西班牙人,得知新興海上強權荷蘭聯(lián)合東印度公司-南部地區(qū),擔心馬尼拉與-的貿(mào)易路線、及返航墨西哥的船艦遭到攔截,因此派軍占領基隆地區(qū),并於和平島之西側(cè)興建圣薩爾瓦多堡(1626,San. Salvador),於堡東山頂興建圣米樣堡(1626,San Millan,或稱為La Mira),以保護圣薩爾瓦多堡,及於八尺門水道最窄處興建圣路易司圓堡(1626,San Luis或稱為Koevo,Cubo)。
1628年因士兵被淡水原住民所殺,西班牙人派兵占領淡水後興建圣多明哥堡(Santo. Domingo)。1634年將圣薩爾瓦多堡擴建成擁有4個棱堡的大型城堡(以下稱擴建後的大型城堡為「圣薩爾瓦多城」),并在其東北山頭上興建一座木造城柵圣安東堡(1634,San Anton或稱為La Retirada)。
除了城堡及堡壘之外,西班牙人也在基隆和平島上興建圣薩爾瓦多街(San Salvador)、於現(xiàn)今基隆大沙灣興建包里街(Parian),以及一些教堂及修道院,如:諸圣堂(Todos-los-Santos,和平島)、圣芳濟堂(St. Francis,和平島)、圣道明堂(Santo. Domingo,和平島)、巴利安堂(Parian,大沙灣)、玫瑰圣母堂(Neustra Senora de Rosario,淡水)、圣若翰堂(-)、圣類思堂(St. Bertran Rudovico,-)、圣老楞佐堂(San Lorenso,蘇澳)、圣道明堂(Santo. Domingo,三貂嶺)等。
西元1-2年8月,西班牙人因?qū)θ召Q(mào)易不順利,加上征討菲律賓南部的民答納峨(Mindanao),因此將部分駐-人調(diào)返菲律賓,荷蘭聯(lián)合東印度公司得知消息後,派兵北上攻擊西班牙人,西班牙人戰(zhàn)敗,撤離-,總計領臺16年。
荷蘭聯(lián)合東印度公司於-北部地區(qū)之後,將圣薩爾瓦多城改名為北荷蘭城(Noord-olland)、圣米樣堡改名為維多利亞堡(Victoria)、圣安東堡改名為羅士騰堡(Rustenburg-)、圣路易司圓堡改名為艾爾騰堡(Eltenburg-)。
西班牙人規(guī)畫建設的城堡,以西元1634年之後改建的圣薩爾瓦多城的規(guī)模最大、也最為重要。此城位於和平島西側(cè)的基隆港口邊,是當時統(tǒng)治北-的中心,城為正方形,邊長約102公尺,為-歷史上最大的西式城堡。其城門似乎位於東北墻中央,城墻四角約正對著東、西、南、北4個方位,3個角上有尖形棱堡,其中以面對港道的西棱堡較大,而南棱堡似乎為圓形。城墻的內(nèi)側(cè)有營舍、住宅及倉庫等建筑物,以及一口深水井,其中西北及西南城墻內(nèi)者為兩層樓高,前者可能是當時長官的官邸。在西班牙人統(tǒng)治期間,此城備有22門金屬炮及7門鐵制炮,平時大約有100名西班牙人及25-30名菲律賓人駐守。
圣薩爾瓦多街位於城堡北邊,街區(qū)沿著海岸呈弧形延伸,共約有40間房子,所有的屋子都面對基隆港,因地制宜排列,後方似乎都有園圃,其中的30間木造房子供長官及10名已婚高階軍官或商務員居住,另有不到10間為華人工匠的住所。
西班牙人的殖民建筑,因年代久遠且乏人照顧,目前均已在地表上消失,僅存部分城堡及堡壘的基礎。
中文關鍵字:基隆 , 淡水 , 圣薩爾瓦多城 , 建筑
英文關鍵字Ke-Lung , Dan-s-uei , San. Salvador , Arc-itecture
參考資料
快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