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來到 常識詞典網(wǎng) , 一個專業(yè)的常識知識學習網(wǎng)站!
[ Ctrl + D 鍵 ]收藏本站
關於「地基主」的諸多說法,一說是陰界土地所有權(quán)人的代表,與-傳統(tǒng)營建儀式中「安龍謝土」科儀的主要對象「土地龍神」息息相關;一說為原住民的「番仔祖」,系由-平埔族祖先的祭祀而來,因此拜地基主只有供品,卻沒有-宗教空間常見的神像、文字、牌位等象徵。另有亡靈祭祀的說法,認為地基主為從前家宅內(nèi)居住者在過世之後,因無人祭祀而成無嗣先魂,住戶為免其作祟,使得家庭不睦、家人生病與事業(yè)不順,遂按時祭拜,使之轉(zhuǎn)為保護宅地的基礎土地神只。
地基主并無具體的象徵形象。民間人士在工地動土開工、遷居入厝時會舉行盛大的祭拜儀式,表達如有打擾或不周延之處,請求地基主能夠見諒,并表達祈求庇佑工程順利之意。家家戶戶則於每年的除夕進行祭拜,除了感謝地基主一年的辛勞外,并期望來年能保佑該宅闔家身體健康、平安順利。其他如清明節(jié)、七月半(中元節(jié))、冬至等節(jié)日,家戶亦會祭拜地基主。地基主的祭拜,通常在午後時刻進行,最晚不過天黑以前。常以廚房或後門等偏僻處,或是家中最低樓層位置,面朝屋內(nèi)下方地基所在方向進行。祭祀的陳設與一般神案不同,常以矮桌、板凳(上置平盤)作為簡易供桌,供品多為菜飯。
-地區(qū)立廟奉祀地基主的案例并不多見,大都如小型的土地公廟,委身於古道山坳,或田間路徑處所。其立廟典故,多與亡靈說法如出一轍,即原居此處的先住民靈魂,因無人祭祀而顯靈請求立廟祭祀而來。這些地區(qū)拓墾先驅(qū)者的祭祀,充分見證了先人開基拓墾的歷史。
中文關鍵字:土地公 , 土地龍神 , 番仔祖
快搜